<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切的詩詞(435首)

    321 《答陳珍》 宋·劉克莊

    寂寂少游從,斯人未易逢。
    清貧今仲子,疏雋小元龍。
    君謹提詩筆,吾當避箭鋒。
    勉旃鳴盛世,切勿效寒蛩。

    322 《九曲池悼古》 宋·王令

    刳地決鑿波,深流隱木鵝。
    檣高帆系錦,堤暖柳藏河。
    泰甚心方兆,顛危念則那。
    去都如脫屣,東下若廖疴。

    323 《臨川梁譯投冰溪救母謝昌國作孝德記楊廷秀有》 宋·周必大

    商丘本意得珍珠,河曲淫隈不可臨。
    親已顛危心更切,眼看寒谷乃平林。

    324 《寓興》 宋·洪咨夔

    下蟲}識人意,切切悲流年。
    最憐重開桂,抱寒為人妍。

    325 《米積外科僧照源堂》 宋·洪咨夔

    潛山盡頭,孤峰嶭嵲。
    布寶鬘云,雨玉珂雪。
    中有醫禪,碧眼電掣。
    人以病求,一歲幾{門里加果}。

    326 《琴歌》 宋·白玉蟾

    月華飛下海棠枝,樓頭春風鼓角悲。
    玉杯吸乾漏聲轉,金劍舞罷花影移。
    蘂珠仙子笑移燭,喚起蒼潭老龍哭。
    一片高山流水心,三奏霓裳羽衣曲。

    327 《端午述懷》 宋·白玉蟾

    方瀛山上風颼颼,五月六月常如秋。
    松花落地鶴飛去,萬頃白云空翠浮。
    夜半蟾蜍落丹井,琪林深鎖寒葉暝。
    滿天白露點蒼苔,蛙市一散萬籟靜。

    328 《陳綠云先生之像贊》 宋·白玉蟾

    瞻師之明,寒空片月。
    知師之心,紅爐點雪。
    聞師之德,冰清玉潔。
    見師之跡,霜炎冰熱。

    329 《贈郭承務蘆雁》 宋·白玉蟾

    畫士郭熙畫之冠,郭熙去后名未斷。
    其裔復有郭萬里,胸中丹青飽無限。
    為誰作此蘆雁圖,杰出南齊宇文煥。
    煙水瀟瀟風捲蘆,沙邊鴻雁暮相呼。

    330 《奉和竟陵王藥名詩》 南北朝·沈約

    丹草秀朱翹。
    重臺架危岊。
    木蘭露易飲。
    射干枝可結。

    331 《講古文聯句》 唐·皎然

    帝出于震,文明始敷。
    --潘述
    山岳降氣,龜龍負圖。
    --裴濟

    332 《八歸 湘中送胡德華》 宋·姜夔

    芳蓮墜紛,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
    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篠[1]墻螢暗,蘚階蛩切。
    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
    最可惜一片江山,總付與啼鴂。

    宋詞三百首

    333 《酬令裕見寄之什》 宋·李呂

    伯才不鼓琴,良為知音撤。
    淵明琴無弦,荊扉晝常閉。
    吾道傳滄洲,初不待識別。
    叔孫志諧俗,禮樂用綿蕝。

    334 《題大義泉》 宋·劉子翚

    移筇山未深,切骨寒無那。
    蜿蜒瘦蒼虬,腳底飛騰過。
    幽亭護石池,庭事不敢涴。
    虛中涵月靜,冷面從云呵。

    335 《致中晚集》 宋·劉子翚

    笑語北潭晚,微寒入綺疏。
    雨聲留篆霧,燈影躍潛魚。
    病間欲疏酒,老便惟讀書。
    喜君新隱地,山翠切吾廬。

    336 《岳陽樓》 宋·王之道

    云開層觀切高寒,三面江湖一面山。
    眼界不知多少遠,望中幽鳥暮飛還。

    337 《信陽和同官喜雨韻》 宋·王之道

    欲識農夫田作苦,久雨禱晴晴禱雨。
    禱晴得雨雨得晴,此患到今傳自古。
    苾芬非是蕭蘭馨,誠心一發通三靈。
    文昌俗吏亦何者,乃能致雨興雷霆。

    338 《感事四首丙午冬淮上作》 宋·張元干

    血灑三城渡,心寒粘罕兵。
    洛師聞已破,陵邑得無驚。
    憤切吞妖孽,悲涼托圣明。
    本朝仁澤厚,會復見承平。

    339 《月夜有寄》 宋·王珪

    莎階切切思寒螀,爽籟泠然露氣涼。
    半夜云高蟾噴暈,一秋風緊桂飄香。
    鳥驚危樹棲無定,人倚空樓望更長。
    遙憶洞庭南去客,葉翻波急駐歸艎。

    340 《郊居值雨》 宋·韓維

    愁云覆西郊,氣象棲以冽。
    夜雨朝不止,冰霰相纏結。
    南堂何蕭條,散秩坐超忽。
    頹然附爐炭,兩髁冷如鐵。

    * 關于寒切的詩詞 描寫寒切的詩詞 帶有寒切的詩詞 包含寒切的古詩詞(4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