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寒儒的詩詞(619首)

    561 《次延平郡文學宴新進士韻》 宋·陳宓

    文章千丈吐寒芒,更要新登孔氏堂。
    講學若能膻自至,致君端使鳳來翔。
    衍山劍水多奇產,赤箭丹砂詎可當。
    自有名儒常輩出,莫將詩句詫錢郎。

    562 《謝人遺酥》 宋·陳宓

    廣寒春雪不能融,留得仙娥素手巾。
    白玉加香差可比,冰清乏潤遠難同。
    休將姹女涂丹臉,宜為儒生沃寸衷。
    多謝王公情不薄,筠籃特赤故人東。

    563 《陳晦父赴十三韻》 宋·戴表元

    古人取遠士,得一以為豪。
    江左貢千百,選掄今始勞。
    占對混童廝,趨蹌偕吏曹。
    以茲寓繩準,棄髓索皮毛。

    564 《少年行贈袁養直》 宋·戴表元

    昔如君初冠時,見君垂角兒童嬉。
    君今長大一如我,但少頭上斑斑絲。
    誦書如流日千紙,更出清言洗紈綺。
    明珠在側真自失,挾冊茫洋吾老矣。

    565 《徐都目之官奉化》 宋·戴表元

    小壘飛書定不難,十年清苦舊儒冠。
    黃簾日轉山衙靜,彩筆春消海驛寒。
    坂馬易勞須緩騁,潮魚雖美莫多餐。
    人來肯寄平安不,茅屋三間伴剡灘。

    566 《余博士家貓相乳歌》 宋·戴表元

    上饒余宗鐘鼎家,孫枝十世猶清華。
    南昌博士最賢者,膝下燁燁開緋牙。
    我行其庭值供頓,食指半千聲不嘩。
    女帨男鞶況修謹,冠立童趨知等差。

    567 《寄謝王侍御》 宋·戴表元

    云氣蓬蘋閣,霜威獬豸冠。
    耽書真柱下,執法更臺端。
    步驟三臺近,聲名七郡寒。
    誰知階級禮,許為腐儒寬。

    568 《送羅學正赴歙》 宋·戴表元

    文公湯休邑,子去作儒官。
    馬首德峰秀,鶯聲二月寒。
    山禽攢俸納,溪友借書看。
    近日科名闊,青云上不難。

    569 《送鄉同舍黃君賞謁陳提學》 宋·戴表元

    六館賦聲在,五陵游伴稀。
    如何趨仕版,猶自著儒衣。
    春晚鶯羞語,城寒花慢飛,江湖陳仲舉,相見肯空歸。

    570 《和鄭府判秋闈行》 宋·杜范

    秋云黃,日月忙,登選才俊收詞章。
    操觚搦翰換鐘鼎,往往冰炭交中腸。

    571 《雁蕩》 宋·杜范

    東南富山水,杰氣鐘雁峰。
    巨靈排屃赑,妙力開鴻蒙。
    斷崖據險絕,峭壁凌寒空。
    分岑獻萬狀,轉盼無一同。

    572 《西齋秋感二十首》 宋·方回

    里選出井田,賢能貢王都。
    亦有起農畔,在官為胥徒。
    河汾著中說,明明析二途。
    鞭算尚察此,廢吏寧用儒。

    573 《正月初四后十余日病嗽不能出雜書十首》 宋·方回

    西鄰幾老革,六博喝雉盧。
    倚樓俯長道,飲豪語言粗。
    東鄰乃販子,遇夜召朋徒。
    大鼓恣考擊,吹彈更歌呼。
    書室一燈暗,笑此寒老儒。

    574 《送紫陽王山長俊甫如武林五首》 宋·方回

    紛紛肉食笑儒冠,賴有吾徒耐歲寒。
    心遠要期來哲共,眼高不受俗書瞞。
    樽前笑語窺胸次,燈下工夫見筆端。
    好向故都求益友,歸時敢作去時看。

    575 《呈呂使君二首》 宋·方回

    紛紛{衣中加八}{衣中加八}笑儒酸,獨愛虀鹽遠綺紈。
    國手文章無敵手,將壇家世上詩壇。
    海艘蕩寇鯨波靜,江寺除兇鬼膽寒。
    才調極高心轉小,近時人物此尤難。

    576 《秀山霜晴晚眺與趙賓暘黃惟月聯句》 宋·方回

    一峰何崢嶸,萬象翻匍匐。
    心包元氣并,影立太空獨。
    遙瞻極乾端,俯瞰際坤軸。
    飄飄凌云身,杳杳送鴻目。

    577 《殘春感事十首》 宋·方回

    身起真寒士,名成老腐儒。
    暫時金馬署,終世石魚湖。
    舊種花猶有,新畬粟已無。
    傍人憂餓死,吾自典衣酤。

    578 《三月十八日甲子晴》 宋·方回

    夜夜春寒漸覺輕,桐花十日過清明。
    去年稔更今年稔,壬子晴兼甲子晴。
    樓閣相望饒客醉,干戈不用保農耕。
    老儒八十心無事,依舊吟窗剔短檠。

    579 《送胡子游學正》 宋·方回

    俗徒紛云云,章甫殊不競。
    不競何以故,無奈二氏橫。
    予曰實不然,請各言其行。
    開辟古至今,儒道獨也正。

    580 《次韻全君玉和高士馬虛中道院》 宋·方回

    古人無欲非引年,古無有欲之圣賢。
    曰無欲者無私欲。
    昊皇魯叟畫系傳,柱下木子知止足。

    * 關于寒儒的詩詞 描寫寒儒的詩詞 帶有寒儒的詩詞 包含寒儒的古詩詞(61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