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寄韻的詩詞(1808首)

    661 《谷正至始得先所寄書及詩不勝喜慰因書數韻奉》 宋·歐陽修

    寒日照深巷,柴門朝尚閉。
    有客自江來,尺書千里至。
    啟書復何云,但言南北異。
    南方地常暖,風物稱佳麗。

    662 《依韻和圣俞見寄》 宋·歐陽修

    與君結交深,相濟同水火。
    文章發春葩,節行凜筠笴。
    吾才已愧君,子齒又先我。
    君惡予所非,我許子云可。

    663 《席上分韻寄陳傳道》 宋·賀鑄

    忍穿布襪與青鞋,困走京塵十二街。
    擬仗飛云寄招隱,東風吹送落君懷。

    664 《依韻酬李光化見寄》 宋·范仲淹

    南陽偃息養衰顏,天暖風和近楚關。
    欲少禍時當止足,得無權處始安閑。
    心憐好鳥來幽院,目送微云過別山。
    此景此情聊自慰,是非何極任循環。

    665 《依韻酬吳安道學士見寄》 宋·范仲淹

    圣君賢相正彌綸,諫諍臣微敢狥身。
    但得葵心長向日,何妨駑足未離塵。
    豈辭云水三千里,猶濟瘡痍十萬民。
    宴坐黃堂愧無恨,隴頭元是帶經人。

    666 《依韻答胡侍郎見寄》 宋·范仲淹

    千年風采逢明主,一寸襟靈慕昔賢。
    待看朝廷興禮讓,天衢何敢斗先鞭。

    667 《依韻答蔣密學見寄》 宋·范仲淹

    東南為守慰衰顏,憂事渾祛樂事還。
    鼓吹夜歸湖上月,樓臺晴望海中山。
    奮飛每羨冥鴻遠,馳騁那慚老驥閑。
    此日共君方偃息,是非榮辱任循環。

    668 《依韻答青州富資政見寄》 宋·范仲淹

    樞府當年日輦襄,隱然一柱在明堂。
    親逢英主開前席,力與皇家正舊章。
    直道豈求安富貴,純誠惟欲助清光。
    龔黃政事追千載,齊魯風謠及萬箱。
    偉望能令中國重,奇謀曾壓北方強。
    故人待看調元后,乞取優游老洛陽。

    669 《依韻和安陸孫司諫見寄》 宋·范仲淹

    穰下故都今善藩,沃衍千里多豐年。
    孫公頃以清凈化,我來代之慚二天。
    人物高傳臥龍里,神仙近接弄珠川。
    漢光舊烈山河在,徘徊吊古良依然。

    670 《依韻答梁堅運判見寄》 宋·范仲淹

    蔽野旌旗色,滿山笳吹聲。
    功名早晚就,裴度亦書生。

    671 《依韻奉酬晏尚書見寄》 宋·范仲淹

    徽音來景毫,盛事聳吳鄉。
    上象三臺照,高文五色章。
    純如登樂府,淵若測天潢。
    寒谷春重煦,幽宮草特芳。

    672 《依韻和襄陽王源叔龍圖見寄》 宋·范仲淹

    高車赴南峴,敝郊主東道。
    風采喜一見,布素情相好。
    屈指四十秋,于今歲寒保。
    我起為君壽,善頌復善禱。

    673 《依韻答并州鄭大資見寄》 宋·范仲淹

    節製重并汾,淹留又見春。
    年高成國老,道在樂天真。
    風韻應如舊,精明迥絕倫。
    致君心未展,寧是式微人。

    674 《依韻和提刑張太博寄梅》 宋·范仲淹

    數枝梅寄寂寥人,多謝韶華次第均。
    穰下此花留未發,待君同賞后池春。

    675 《依韻酬府判龐醇之見寄》 宋·范仲淹

    二十年前已定交,而今鵬鷃各逍遙。
    但能賈傅親前席,何必蕭生意本朝。
    直節羨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
    莫將富貴移平昔,彼此清心發半凋。

    676 《依韻答王源叔憶百花洲見寄》 宋·范仲淹

    芳洲名冠古南都,最惜塵埃一點無。
    樓閣春深來海燕,池塘人靜下仙鳧。
    花情柳意憑誰問,月彩波光豈易圖。
    漢上山公發新詠,許昌何必詫申湖。

    677 《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 宋·范仲淹

    錢唐作守不為輕,況是全家住翠屏。
    名品久參卿士月,部封全屬斗牛星。
    仁君未報頭先白,故老相看眼倍青。
    最愛湖山清絕處,晚來云破雨初停。

    678 《依韻和并州鄭宣徽見寄二首》 宋·范仲淹

    西湖載客恣游從,湖上參差半佛宮。
    回顧隙駒曾不息,沉思樽酒可教空。
    層臺累榭皆清曠,萬戶千門盡郁蔥。
    向此行春無限樂,卻慚何道繼文翁。

    679 《閔上人以鷺鷥二軸為寄因成二韻》 宋·林逋

    閒飏粉絲荷葦外,數聲惟欠叫秋陰。
    虛堂隱幾時懸看,增得滄州趣更深。

    680 《錢塘仙尉謝君詠物樓成寄題二韻》 宋·林逋

    仙人多在麗譙居,況對西山爽氣余。
    若向湖濱屬佳句,莫忘秋水落芙蕖。

    * 關于寄韻的詩詞 描寫寄韻的詩詞 帶有寄韻的詩詞 包含寄韻的古詩詞(180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