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寄遠情的詩詞(583首)

    261 《次韻斯遠同宿歲寒西軒六韻》 宋·趙蕃

    思君無計憂能舒,見君還愧腹每虛。
    知君于此未見止,而我但覺有不如。
    他人招呼厭來集,為我淹留成屢屈。
    豈惟高義篤交情,政賴微言起衰疾。
    南山三剎此最高,平生幾許乎逍遙。
    異時我去君獨遨,期當寄我山中謠。

    262 《遠齋頃寄在湖日所作三詩舟中次韻》 宋·趙蕃

    向來吳楚隔,書札苦難通。
    信與衢相接,我歸公亦同。
    寓懷須酒圣,適意豈詩窮。
    情性思陶冶,吾寧較拙工。

    263 《臺山周詠道別五年因詩寄借韻以謝二首》 宋·王柏

    解后松齋日,曾知學共程。
    心期千古遠,世味一毛輕。
    孰謂睽離久,猶垂故舊情。
    何時風月夜,得共插文盟。

    264 《叔子寄示讀近人集題句、媵以長書、蓋各異》 當代·錢鐘書

    人情鄉曲慣阿私,論學町畦到品詩。
    福建江西森對壘,為君遠溯考亭時。

    265 《次韻吳襄陽寄示游楚山詩》 宋·項安世

    漢江南北何縈紆,千山萬山肩相扶。
    中間偉然一丈夫,峴山之楚鹿門蘇。
    我行一舍到蘇嶺,憶與許子同奔趨。
    楚山只在城南隅,一月不到何其迂。

    266 《次韻周昭禮見寄兼約觀園梅》 宋·張镃

    沙頭晴了便回春,已覺青蘋媚暖津。
    但課澆畦園內叟,何心說劍里中人。
    超情耐久寧拘遠,合處無多頗復伸。
    待得梅開醉香海,健呼重看老精神。

    267 《張郎中尤少卿相繼過訪未果往謝先成古詩寄呈》 宋·張镃

    離標無過張戶部,督賦文移多似雨。
    侵晨徑造夢蝶床,冷坐譚詩捐俗語。
    博聞無過尤少卿,議禮辨析紛如爭。
    破午遠到煨芋宇,抵掌談事非今情。

    268 《山陰曉發寄暨陽舊友》 明·張羽

    水漲官河遠,西風去棹輕。
    四山猶暝色,萬木盡秋聲。
    村近聞雞犬,天寒憶弟兄。
    故園歸未得,漂泊若為情。

    269 《次韻寄題鏡川先生后樂園(二首)》 明·李東陽

    綠陰繁處小堂開,野蝶園蜂自去來。
    細草有情雙駐屐,遠山無數一登臺。
    幽花坐愛栽時滿,俗客空教到后回。
    病起三年猶未賞,短垣多雨長莓苔。

    270 《謝建陽宰劉潛夫寄酒》 宋·陳宓

    建陽則有王,桐城則有孟。
    王醞清而淳,孟盎和而勁。
    一酌適我情,再酌養我性。
    充腹皆陽和,陰慝不得并。
    或隔千里遙,或馀百里徑。
    水陸有遠近,非好遂無脛。
    茍不遇益友,吾瓶詎能罄。

    271 《臨川道中寄汪守》 宋·李處權

    漸遠閩中地更平,土風疏爽語言輕。
    山濃不減嵩高翠,溪漲渾如洛浦聲。
    忽見槐花思舉子,欲求螢火遺書生。
    使君元是丈人行,回首鈴齋空復情。

    272 《和崇上人》 宋·釋紹嵩

    松下中峰路,疏陰偃蓋清。
    遠云收海雨,數雁過秋城。
    撫事心猶壯,卑棲氣未平。
    近來唯此樂,高韻寄閑情。

    273 《寄閩中溪寺》 宋·釋文珦

    獨宿閩溪寺,中宵夢自驚。
    月斜移樹影,風急轉灘聲。
    起對清秋色,難為遠客情。
    云山千萬疊,何處是神京。

    274 《因游育王亭寄收主郎給事》 宋·釋重顯

    冷翠千萬峰,當軒列如黛。
    蒲團及禪板,永日澹相對。
    彤云曾無機,燒松亦成蓋。
    遠謝幽隱情,難與臺星會。

    275 《寄眠云處士》 宋·宋無

    聞說華陽洞,人間第八天。
    茅君旌屢降,弘景駕常延。
    地吐黃金氣,潭流碧玉泉。
    神丹光夜發,朱草葉春妍。

    276 《和秀實別寄二篇》 宋·王洋

    香火社閑棋度日,溪山伴靜酒為年。
    碧霄鶴唳詩情遠,湖院僧知蔡夢圓。
    常喜春鋤行佚老,每嫌棋路尚爭先。
    平湖草巖徑行好,后夜延緣刺釣船。

    277 《寄李兼善》 宋·袁說友

    湖山昔日記清游。
    百遍相過語未休。
    遠邇漫勞人室念,東西寬望浙江流。
    中年別去情尤惡,幅紙書來意轉愁。
    歲晚漸于詩興好,待君歸后飽賡酬。

    278 《寄方伯雨》 明·程嘉燧

    村邊廢宅少人居,聞道生徒共掃除。
    書札浮沉三月后,交游顯晦廿年余。
    小巖原上歸僧遠,長石岡頭旅騎疏。
    知爾含情望天末,蒼煙落日幾躊躇。

    279 《次韻寄子柔兄兼柬所親》 明·程嘉燧

    東林還往近如何,客里春寒忽忽過。
    望遠不堪芳草遍,開書應對落花多。
    天邊帆影揚州路,雪后江聲滟滪波。
    為報心情蕭颯盡,相逢無復舊悲歌。

    280 《洛神賦》 魏晉·曹植

    黃初三年,余朝京師,還濟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對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賦,其詞曰:余從京域,言歸東藩,背伊闕 ,越轘轅,經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傾,車殆馬煩。

    辭賦精選寫人愛情神話

    * 關于寄遠情的詩詞 描寫寄遠情的詩詞 帶有寄遠情的詩詞 包含寄遠情的古詩詞(5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