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寄我山的詩詞(1858首)

    381 《再次韻呈明略并寄無咎》 宋·黃庭堅

    夏云涼生土囊口,周鼎湯盤見科斗。
    清風古氣滿眼前,乃是戶曹報章還。
    只今書生無此語,已在貞元元和間。
    一夫鄂鄂獨無望,千夫唯唯皆論賞。

    382 《依韻酬府判龐醇之見寄》 宋·范仲淹

    二十年前已定交,而今鵬鷃各逍遙。
    但能賈傅親前席,何必蕭生意本朝。
    直節羨君如指佞,孤根憐我異凌霄。
    莫將富貴移平昔,彼此清心發半凋。

    383 《吳仲庶殿院寄示與呂沖之馬仲涂唱和詩六篇邀》 宋·梅堯臣

    我實山野人,不識經濟宜。
    聞歌汴渠勞,謾綴汴渠詩。
    汴水源本清,隨分黃河枝。
    濁流方已盛,清派不可推。

    384 《依韻和丁元珍見寄》 宋·梅堯臣

    我從江南來,掛席江上正。
    輕舟自行速,不與風力競。
    乃省少時學,強勉無佳興。
    初如弄機杼,未解布絲經。

    385 《次韻和吳正仲以予往南陵見寄兼惠新醞早蟹》 宋·梅堯臣

    我念仲氏疾,走轂不暇膏。
    久處田園閑,風日慣犯冒。
    暮過春谷溪,亭長或前勞。
    乃心在手足,豈得事請造。

    386 《和江鄰幾見寄》 宋·梅堯臣

    清風當晝起,吹我庭下槐。
    軒軒枝上葉,碎影亂綠苔。
    左右無人聲,時有啼禽來。
    啼禽感所懷,其音一何哀。

    387 《寄滁州歐陽永叔》 宋·梅堯臣

    昔讀韋公集,固多滁州詞。
    爛熳寫風土,下上窮幽奇。
    君今得此郡,名與前人馳。
    君才比江海,浩浩觀無涯。

    388 《三十二弟寺丞歸宣城因寄太守孫學士》 宋·梅堯臣

    謝公下車日,郡內一登望。
    昭亭山蒼蒼,寒溪水瀁瀁。
    句清宛微渾,三洲分細浪。
    小艇下灘來,群鷗舞潭上。

    389 《寄懷劉使君》 宋·梅堯臣

    昔我從仲父,三年在河內。
    春游丹水上,花木弄粉黛。
    人夸走馬來,盡眼看沒背。
    薄暮半醉歸,插花紅簇隊。

    390 《十二弟季所和邵子文病中感懷之作復次韻寄子》 宋·晁說之

    先生窮作書,寧比近術赦。
    天故使之貧,赤手唯是籍。
    或者窺殘篇,律呂起韶夏。
    微意有子傳,光燭不鄰借。

    391 《送山甫銓試二首并寄強甫》 宋·劉克莊

    家事如今亦盡傳,此冠未掛待何年。
    忍拋老漢□□畔,去傍渠儂水鏡邊。
    逆旅我能幾時客,自家□□□人憐。
    歸鴻數寄平安字,莫遣衰翁望眼穿。

    392 《秋雨杜門久之比晴一出前村歸聞陸令見過奉寄》 宋·毛滂

    子桑閉門十日雨,何人裹飯相勞苦。
    忽窺晴色入疏簾,徑向孤村尋老圃。
    不知雙鳧念云水,欲下雀羅風送起。
    未容倒屣見王孫,豈是揚鎚嫚公子。
    長安秋雨乃復來,山陰夜雪仍空回。
    他時乘興幸告我,請掃門前紅葉堆。

    393 《謝人分寄密云大小團》 宋·毛滂

    密云不雨西郊黑,小龍蜿蜒出朝夕。
    中有濯枝三日霖,可洗流金千里赤。
    大龍雨足意貌閒,萬里澤流才一息。
    無心自為百谷仰,變化風云聊戲劇。

    394 《奉使契丹二十八首 神水館寄子瞻兄四絕〈十》 宋·蘇轍

    少年病肺不禁寒,命出中朝敢避難。
    莫倚皂貂欺朔雪,更催靈火煮鉛丹。
    〈馬上作李若芝守一法,似有功。
    〉夜兩従來相對眠,茲行萬里隔胡天。

    395 《寄題清溪寺》 宋·蘇轍

    清溪鬼谷子,雄辯傾六國。
    視世無足言,自閉長默默。
    蘇張何為者,欲竊長短術。
    學成果無賴,遂為世所惑。

    396 《次韻姜應明黃蘗山中見寄》 宋·蘇轍

    垂老閑居味更深,此身隨世任噶。
    北窗未厭曲肱臥,西洛能傳擁鼻吟。
    匹馬彷徨猶寄食,敝裘安樂信無心。
    我今漂泊還相似,同愧高僧支道林。

    397 《送葆光蹇師游廬山》 宋·蘇轍

    建城市中有狂人,縱酒罵市無與親。
    敲門訪我何逡巡,頭蓬面垢氣甚真。
    截河引水登昆侖,下洗尺宅骨髓勻。
    告我入室要自門,仙翁道師豈遺群。

    398 《裴綸著作見期行日延宿所居既至裴已行因書寄》 宋·張舜民

    都城人事日烹煎,跳出都門意已仙。
    摩詰舊聞空一室,祖生何事忽先鞭。
    塵埃馬上同看月,絺綌風中共聽蟬。
    我復西還君北去,箕山潁水自蕭然。

    399 《寄贈天臺石橋京行人》 宋·李呂

    無心曾看石橋去,有耳曾聽石橋水。
    俗塵未盡難重留,飯麻才竟歸心起。
    自從一別五春風,夢繞橋庵古復東。
    雀噪亭前聽茶鼓,蛇蟠砌外護瓜叢。

    400 《襄州護漕使者侯寄示所作快目亭記辭多慷慨予》 宋·張栻

    聞說君家快目亭,湓江直上起千尋。
    昔人事業規摹在,故國山河草木深。
    世態從渠翻覆手,壯圖還我短長吟。
    會須一展平戎策,始稱平生灑落襟。

    * 關于寄我山的詩詞 描寫寄我山的詩詞 帶有寄我山的詩詞 包含寄我山的古詩詞(185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