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寄家的詩詞(118首)

    1 《題苜蓿峰寄家人》 唐·岑參

    苜蓿峰邊逢立春,胡蘆河上淚沾巾。
    閨中只是空相憶,不見沙場愁殺人。

    書信思念家人

    2 寄家書作》 宋·徐照

    屋頭桑葉大如錢,知是吳蠶第一眠。
    遠水忽來瀟岸沒,家書卻寄道州船。

    3 《答魑魅代書寄家人》 唐·沈佺期

    魑魅來相問,君何失帝鄉。
    龍鐘辭北闕,蹭蹬守南荒。
    覽鏡憐雙鬢,沾衣惜萬行。
    抱愁那去國,將老更垂裳。

    4 《聽鵲寄家人》 宋·曾鞏

    鵲聲喳喳寧有知,家人聽鵲占歸期。
    物情固不等人事,爾意自驚思別離。
    秋花粲粲正可愛,黃菊芙蓉開滿枝。
    春楓千樹變顏色,遠水靜照紅霞衣。

    5 《送孫德諭罷官往黔州(孫父曾牧此州,因寄家也)》 唐·苗發

    中歲分符典石城,兩朝趨陛謁承明。
    闕下昨承歸老疏,天南今切去鄉情。
    親知握手三秋別,幾杖扶身萬里行。
    伯道暮年無嗣子,欲將家事托門生。

    6 寄家書》 明·高啟

    底事鄉書累日修,路長唯恐有沉浮。
    還憂得到家添憶,不敢多言客里愁。

    7 寄家人》 宋·晁補之

    孟光家世自清芬,鴻亦幽情慕隴云。
    汲水挽車歸去好,茯苓日日長松根。

    8 寄家書有懷歲寒五友二首》 宋·錢時

    坐擁云根興未涯,江樓時復夢歸家。
    庭前一點梅初破,近日新添幾個花。

    9 《新營別墅寄家兄》 唐·竇鞏

    懶性如今成野人,行藏由興不由身。
    莫驚此度歸來晚,買得西山正值春。

    10 《江南暮春寄家》 唐·李紳

    雒陽城見梅迎雪,魚口橋逢雪送梅。
    劍水寺前芳草合,鏡湖亭上野花開。
    江鴻斷續翻云去,海燕差池拂水回。
    想得心知近寒食,潛聽喜鵲望歸來。

    11 《塞上寄家兄》 唐·高駢

    棣萼分張信使希,幾多鄉淚濕征衣。
    笳聲未斷腸先斷,萬里胡天鳥不飛。

    宮廷生活茶葉

    12 《虞美人(光化道中寄家)》 宋·趙令

    畫船穩泛春波渺。
    夕雨寒聲小。
    紫煙深處數峰橫。
    驚起一灘鷗鷺、照川明。
    西樓今夜歸期誤。
    恨入欄干暮。
    可堪春事滿春懷。
    不似珠簾新燕、早歸來。

    13 《阮郎歸·吳門寄家書》 清·項鴻祚

    闔閭城下漏聲殘,別愁千萬端。
    蜀箋書字報平安,燭花和淚彈。
    無一語,只加餐,病時須自寬。
    早梅庭院夜深寒,月中休倚闌。

    愛情思念

    14 《湖上游矚寄家兄》 宋·章粲

    花霧壓晴埃,柳風蕩暄濁。
    錢塘佳麗地,春華大堤曲。
    幽禽粲林白,野水明湖綠。
    清賞遠難期,懷哉美如玉。

    15 《豫章寄家兄》 宋·章粲

    雨時山色深,雨余山意醒。
    千山萬山閒,秋風雁聲冷。
    澄江凈秋思,明霞炯秋影。
    遙想大云心,華觴誰與領。

    16 《宮中寄家書并簡季道侄》 宋·戴復古

    東隱三年別,西風一紙書。
    逢人相問訊,念我獨勤渠。
    游子司吾土,先人有弊廬。
    欲歸歸未得,妻子定何如。

    17 寄家》 宋·黃庭堅

    近別幾日客愁生,固知遠別難為情。
    夢回官燭不盈把,猶聽嬌兒索乳聲。

    18 寄家書》 宋·無名氏

    南軒北牖又東扉,取次園林待我歸。
    當路莫栽荊棘草,他年免掛子孫衣。

    19 《謹次十七叔去鄭詩韻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詠》 宋·陳與義

    鄉里小兒真可憐,市朝大隱正陶然。
    固應聊頌屈原橘,底事便歌楊惲田。
    廣陌遙知駒款段,曲池猶記鷺聯拳,對床夜雨平生約。
    話舊應驚歲月遷。

    20 《謹次十七叔去鄭詩韻二章以寄家叔一章以自詠》 宋·陳與義

    蚍蜉堪笑亦堪憐,撼樹無功更怫然。
    賦就柳州聊解祟,詩成彭澤要歸田。
    身謀共悔蛇安居,理遣須看佛舉拳。
    懷祖定知當晚合,次君未可怨稀遷。

    * 關于寄家的詩詞 描寫寄家的詩詞 帶有寄家的詩詞 包含寄家的古詩詞(11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