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文章伯,國士無與雙。比來少制作,非以弱故降。景陽機中錦,猶衣被丘江。時時能度曲,秀句入新腔。
斯人絕少可,白眼視公卿。每與俗物逢,三沐取潔清。我亦漫浪者,君何許同盟。試問盧溪叟,猶得多可名。
老杜文章擅一家,國風純正不欹斜。帝閽悠邈開關鍵,虎穴深沈探爪牙。千古是非存史筆,百年忠義寄江花。潛知有意升堂室,獨抱遺編校舛差。
使君仁智心,濟以忠義膽。嬰兒手自撫,猛虎須可攬。出牧為龔黃,廷議乃陵黯。萬鐘何所加,甔石何所減。
勢交倏忽易蕭條,賴有伊人尚建標。須信松筠凌雪茂,肯為蒲柳望秋凋。欽賢高館三年別,廣漢專城百舍遙。書紙如云詩叩玉,數憑疾翼度青霄。
廣文更直太常齋,咫尺無從尺素懷。不及清風得隨意,夜深容易過天街。
雪后余冰尚綴檐,月華霜氣入疏簾。難堪瓊玉驚心骨,坐覺清寒幾倍添。
明主於庶獄,選才從本朝。酂侯三尺律,漢使一封軺。郡國清名滿,關河古意饒。凄涼乘障客,華發日蕭蕭。
昔年三月浪,鱗翼化云雷。竹箭流俱上,芙蓉幕對開。瀵泉揚沸渭,泰華聳崔嵬。捧檄容歸省,飛觴復屢陪。
漢家二千石,體望幾來尊。況復嚴徐客,從前益稷孫。公侯貴不絕,禮樂器常存。符竹臨分陜,聲光應列藩。
憶昨初為亳守行,暫休車騎汝陰城。喜君再共樽俎樂,憐我久懷丘壑情。累牘已嘗陳素志,新春應許遂歸耕。老年雖不堪東作,猶得酣歌詠太平。
百姓病已久,一言難遽陳。良醫將治之,必究病所因。天下久無事,人情貴因循。優游以為高,寬縱以為仁。
曾向齋宮詠麥秋,綠陰佳樹覆墻頭。重來滿地新霜葉,卻憶初聞黃栗留。
東油淥水南山色,夢寢襄陽二十年。顧我百憂今白首,羨君千騎若登仙。花開漢女游堤上,人看仙翁擁道邊。況有玉鍾應不負,夜槽春酒響如泉。
清才四紀擅時名,晚卜丘林遂解纓。欲借青春藏向此,須知白首尚多情。水浮花出人間去,山近云從席上生。漫說市朝堪大隱,仙家誰信在重城。
潁亳相望樂未央,吾州仍得治仙鄉。夢回枕上黃粱熟,身在壺中白日長。每恨老年才已盡,怕逢詩敵力難當。知君欲別西湖去,乞我橋南菡萏香。
秋來紅棗壓枝繁,堆向君家白玉盤。甘辛楚國赤萍實,磊落韓嫣黃金丸。聊效詩人投木李,敢期佳句報瑯玕。嗟予久苦相如渴,卻憶冰梨熨齒寒。
一自蘇梅閉九泉,始聞東潁播新篇。金樽留客史君醉,玉麈高談別乘賢。十里秋風紅菡萏,一溪春水碧漪漣。政成事簡何為樂,終日吟哦雜管弦。
歲晚忽不樂,相過偶乘閑。百年才幾時,一笑得亦艱。有酒醉嘉客,無錢買嬌鬟。問予官何為,侍從聯朝班。
圣君賢相正彌綸,諫諍臣微敢狥身。但得葵心長向日,何妨駑足未離塵。豈辭云水三千里,猶濟瘡痍十萬民。宴坐黃堂愧無恨,隴頭元是帶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