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寂苦的詩詞(549首)

    41 《箜篌引》 唐·王昌齡

    盧谿郡南夜泊舟,夜聞兩岸羌戎謳,其時月黑猿啾啾。
    微雨沾衣令人愁,有一遷客登高樓,不言不寐彈箜篌。
    彈作薊門桑葉秋,風沙颯颯青冢頭,將軍鐵驄汗血流。
    深入匈奴戰未休,黃旗一點兵馬收,亂殺胡人積如丘。

    送別俠客

    42 《聽笛歌留別鄭協律》 唐·劉長卿

    舊游憐我長沙謫,載酒沙頭送遷客。
    天涯望月自沾衣,江上何人復吹笛。
    橫笛能令孤客愁,淥波淡淡如不流。

    43 《宿大通和尚塔,敬贈如上人,兼呈常、孫二山人》 唐·崔曙

    支公已寂滅,影塔山上古。
    更有真僧來,道場救諸苦。
    一承微妙法,寓宿清凈土。
    身心能自觀,色相了無取。

    44 《長樂宮》 唐·孟浩然

    秦城舊來稱窈窕,漢家更衣應不少。
    紅粉邀君在何處,青樓苦夜長難曉。
    長樂宮中鐘暗來,可憐歌舞慣相催。
    歡娛此事今寂寞,惟有年年陵樹哀。

    樂府懷古

    45 《古風五十九首》 唐·李白

    其一
    大雅久不作。
    吾衰竟誰陳?
    王風委蔓草。

    組詩

    46 《鳴皋歌,送岑征君(時梁園三尺雪,在清泠池作)》 唐·李白

    若有人兮思鳴皋,阻積雪兮心煩勞。
    洪河凌競不可以徑度,冰龍鱗兮難容舠.
    邈仙山之峻極兮,聞天籟之嘈嘈。
    霜崖縞皓以合沓兮,

    唐詩三百首夏天懷人友情

    47 《贈韋秘書子春二首》 唐·李白

    谷口鄭子真,躬耕在巖石。
    高名動京師,天下皆籍籍。
    斯人竟不起,云臥從所適。
    茍無濟代心,獨善亦何益。

    勵志

    48 《草創大還,贈柳官迪》 唐·李白

    天地為橐籥,周流行太易。
    造化合元符,交媾騰精魄。
    自然成妙用,孰知其指的。
    羅絡四季間,綿微無一隙。

    邊塞寫景

    49 《宿五松山下荀媼家》 唐·李白

    我宿五松下,寂寥無所歡。
    田家秋作苦,鄰女夜舂寒。
    跪進雕胡飯,月光明素盤。
    令人慚漂母,三謝不能餐。

    敘事感恩婦女

    50 《擬古十二首》 唐·李白

    青天何歷歷,明星如白石。
    黃姑與織女,相去不盈尺。
    銀河無鵲橋,非時將安適。
    閨人理紈素,游子悲行役。

    51 《寄遠十一首》 唐·李白

    三鳥別王母,銜書來見過。
    腸斷若剪弦,其如愁思何。
    遙知玉窗里,纖手弄云和。
    奏曲有深意,青松交女蘿。

    52 《夏至避暑北池》 唐·韋應物

    晝晷已云極,宵漏自此長。
    未及施政教,所憂變炎涼。
    公門日多暇,是月農稍忙。
    高居念田里,苦熱安可當。

    53 《邵陵作》 唐·張謂

    嘗聞虞帝苦憂人,只為蒼生不為身。
    已道一朝辭北闕,何須五月更南巡。
    昔時文武皆銷鑠,今日精靈常寂寞。

    54 《哭單父梁九少府》 唐·高適

    開篋淚沾臆,見君前日書。
    夜臺今寂寞,猶是子云居。
    疇昔貪靈奇,登臨賦山水。
    同舟南浦下,望月西江里。

    追憶懷人痛苦惋惜

    55 《靈巖寺》 唐·薛令之

    草堂棲在靈山谷,勤苦詩書向燈燭。
    柴門半掩寂無人,惟有白云相伴宿。

    56 《北征》 唐·杜甫

    北歸至鳳翔,墨制放往鄜州作。
    皇帝二載秋,閏八月初吉。
    杜子將北征,蒼茫問家室。
    維時遭艱虞,朝野少暇日。

    敘事長詩戰爭憂國憂民愛國

    57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唐·杜甫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
    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
    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

    58 《通泉驛南去通泉縣十五里山水作》 唐·杜甫

    溪行衣自濕,亭午氣始散。
    冬溫蚊蚋在,人遠鳧鴨亂。
    登頓生曾陰,欹傾出高岸。
    驛樓衰柳側,縣郭輕煙畔。

    59 《雷》 唐·杜甫

    大旱山岳燋,密云復無雨。
    南方瘴癘地,罹此農事苦。
    封內必舞雩,峽中喧擊鼓。
    真龍竟寂寞,土梗空俯僂。

    60 《李潮八分小篆歌》 唐·杜甫

    蒼頡鳥跡既茫昧,字體變化如浮云。
    陳倉石鼓又已訛,大小二篆生八分。
    秦有李斯漢蔡邕,中間作者寂不聞。

    * 關于寂苦的詩詞 描寫寂苦的詩詞 帶有寂苦的詩詞 包含寂苦的古詩詞(5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