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寂歷的詩詞(355首)

    161 《再到竹山》 宋·張嵲

    衰草連云鴉亂飛,荒城寂歷澹寒曦。
    屋廬燒盡民居少,只有青山似昔時。

    162 《立春日訪梅裴氏園》 宋·張镃

    下馬東風恰到來,午煙沙際日烘開。
    長松寂歷寒聲少,遠柳蔥蘢綠意回。
    零落歡游逢故地,寅緣幽勝逐深杯。
    湖邊不使儂先詠,枉卻今年處士梅。

    163 《九月梅花》 宋·張镃

    寂歷疎條葉未空,忽驚冰靨照霜負。
    秋來心事誰能領,不向籬邊數菊叢。

    164 《春暮》 宋·林景熙

    乾坤萬事上眉端,寂歷東風獨倚闌。
    白發余春能幾醉,綠陰細雨不多寒。
    香飄苔逕花誰惜,影落沙泉鶴自看。
    碧眼野僧知我意,素琴攜就竹西彈。

    165 《苦雨喜晴早作散步》 宋·艾性夫

    寂歷山房久杜門,清晨踏碎碧苔紋。
    池經宿雨添三尺,花怯春寒瘦一分。
    滿地月涼翻竹露,隔溪風細度松云。
    近來生計隨緣起,半畝荒畦手自耘。

    166 《除夕感興》 宋·艾性夫

    黔烏縞兔斗飛梭,春樹流年憶踏歌。
    掃白了無燒藥法,守玄不及力田科。
    人於淡處交情耐,梅到枯時生意多。
    寂歷風簾卷山雪,醉眠不問夜如何。

    167 《秋丁臥堰合樓》 宋·艾性夫

    憶得年時此倚闌,日邊指點說吳山。
    舟移半夜成虛夢,人負斯樓亦厚顏。
    槐古不知花幾度,城頹空護屋三間。
    追思往事渾無寐,寂歷虛檐月半彎。

    168 《日食》 宋·艾性夫

    誰撤天門虎豹扃,群妖食日上青冥。
    一眉不及黃昏月,萬目驚看白晝星。
    絕響無人槌敗鼓,洗光何地激滄溟。
    仰天凝注需陽復,寂歷西風老淚零。

    169 《書無悶寮》 宋·艾性夫

    喧啾百鬼瞰高明,寂歷朱門野草生。
    斗大山中茅屋好,日長欹枕聽松聲。

    170 《和張岳州雪夜彈琴》 宋·陳杰

    凍云留云消較遲,乾風颼颼時一吹。
    原野慘淡看不宜,饑烏愁絕噤寒鴟。
    飽死帳下羊羔兒,灞橋寂歷久無詩。
    誰歟凝香清夢回,玉山半側瘦藤支。

    171 《福安院》 宋·陳巖

    門前黃葉斷人行,寂歷山房晝亦扃。
    疏竹矮窗僧兀坐,炷香薰筆自抄經。

    172 《和張方回西湖二首》 宋·郭印

    叢篁深翳景,草木未知春。
    晴漏林間日,寒生水上蘋。
    縈紆通邃徑,寂歷遠囂塵。
    更渡長橋去,無邊物色新。

    173 《和劉丈招與康集同游韋杜》 宋·李復

    潏水橋邊縱客車,去天尺五訪尋初。
    按圖韋杜風煙在,遺址隋唐錦繡余。
    雨后晚花寒寂歷,霜前老樹半凋疏。
    松間有酒來招我,遠約相依造隱廬。

    174 《種桃》 宋·李復

    西郊移桃園散植,東風一吹高數尺。
    開花滿樹亂蔫綿,結實壓枝雜紅碧。
    初年采摘不知幾,三年花稀實少得。
    陰蟲食根膠自流,今歲春余悉寂歷

    175 《七月一日獨游頂山上方院》 宋·孫應時

    澗水有奇觀,山蟬發清歌。
    穹林翠光合,深谷涼風多。
    孤游正寂歷,佇立久婆娑。
    平生頗須此,欲去意如何。

    176 《同聞師兄鮑谿父登北高峰宿絕頂僧舍即事》 明·程嘉燧

    雙峰徑轉石林蒼,攜客捫蘿宿上方。
    澗飲斷虹明積翠,湖飛片雨亂斜陽。
    東來島嶼吞江郭,西去云山指故鄉。
    夜久禪心同寂歷,松風諸嶺一何長。

    177 《三月三日泊虞山下步尋等慈師不遇》 明·程嘉燧

    草堂寂歷自禪居,山下春光正祓除。
    鄰犬人歸纖月后,木魚風落妙香初。
    蕭疏遠岫云林畫,映帶清流內史書。
    乘興尋師相賞處,筆床經案獨躊躇。

    178 《題歷山舜詞(山有廟,呼為帝二子,多變妖異為時所敬)》 唐·杜荀鶴

    昔舜曾耕地,遺風日寂寥。
    世人那肯祭,大圣不興妖。
    殿宇秋霖壞,杉松野火燒。
    時訛競淫祀,絲竹醉山魈。

    179 《題歷山舜詞(山有廟,呼為帝二子,多變妖異為時所敬)》 唐·杜荀鶴

    昔舜曾耕地,遺風日寂寥。
    世人那肯祭,大圣不興妖。
    殿宇秋霖壞,杉松野火燒。
    時訛競淫祀,絲竹醉山魈。

    180 《苕溪草堂自大歷三年夏新營洎秋及春…四十三韻》 唐·皎然

    萬慮皆可遺,愛山情不易。
    自從東溪住,始與人群隔。
    應物非宿心,遺身是吾策。
    先民崆峒子,淪景事金液。

    * 關于寂歷的詩詞 描寫寂歷的詩詞 帶有寂歷的詩詞 包含寂歷的古詩詞(35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