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寂歷的詩詞(355首)
261
《翠樓怨》 近代·秋瑾
寂寞庭寮,喜飛來畫軸,破我無聊。
試展朝云遺態,費維摩幾許清宵?
紫玉煙沉,驚鴻影在,歷劫紅羊跡未消。
賴有故人高誼,贖得生綃。
263
《九辯》 先秦·宋玉
悲哉!秋之為氣也。
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
憭栗兮,若在遠行。
登山臨水兮,送將歸。
265
《游靈山寺》 唐·劉孝孫
吾王游勝地,驂駕歷祗園。
臨風畫角憤,耀日采旗翻。
永懷筌了義,寂念啟玄門。
深溪窮地脈,高嶂接云根。
信美諧心賞,幽邃且攀援。
曳裾欣扈從,方悟屏塵喧。
266
《贈篆書吳全仲古風》 宋·歐陽光祖
黃帝史倉初作書,依類象形書亦疏。
獸蹄鳥跡頗奇怪,乾端坤倪微發舒。
周籀大篆十五篇,體制漸與蒼史殊。
秦兼七國有天下,混一土字同書車。
267
《天明聯句》 未知·未知
幽樹高高影,--蕭中郎
山花寂寂香。
--王步兵
山天遙歷歷,--諸葛長史
山水急湯湯。
--梁璟
269
《木皮散人鼓詞》 清·賈鳧西
釋悶懷,破岑寂,只照著熱鬧處說來。
十字街坊,幾下捶皮千古快;
八仙桌上,一聲醒木萬人驚。
鑿破混沌作兩間,
270
《天平山》 宋·范師道
萬物天地間,或有奇勝跡。
見賞能幾人,不止今與昔。
吳門多好山,天平為峻極。
旦暮常白云,表里皆珍石。
271
《題三易備遺》 宋·葛寅炎
誰鑿混沌竅,龍馬出澄淵。
篤生羲文圣,立極先后天。
三三羑所演,兩兩山之連。
不假人安排,自有天渾全。
272
《游后洞詩》 宋·劉贄
寺久荒寂無足往,念有子厚彌陀碑。
獨趨一里轉巖腹,剝粉敗赤逢門楣。
亭亭故碑亡舊主,覆以老屋疏且欹。
常嗟古人不可見,尚喜書志存於斯。
273
《崇恩寺》 宋·彭舉
紺殿肇何年,古雅足幽賞。
嵌空結寶蓋,玲瓏如綺幌。
誠哉運斤手,巍然閱今曩。
丹碧浮霄漢,斑剝亦蒼莽。
275
《五臺山和韻》 宋·史監
群峰歷盡到巔巒,極目清涼境界寬。
山入雁門真設險,地藏佛國即長安。
雨來絕澗自成響,云渡遠溪時作團。
花落經臺鐘梵寂,袈裟香靄翠云蟠。
276
《穹石堂》 未知·蘇欽
新堂良佳哉,前山羅萬戟。
中有倚天石,玉立破深碧。
異時老夕郎,直道眾讒咋。
不種南山豆,聊卜輞川宅。
277
《吳刺史廟》 宋·王應麟
城西有祠臨水涘,翠松列植路如砥。
問之耆老此為誰,唐大歷中吳刺史。
刺史為民開陂湖,故跡猶傳堰九里。
年很小鼓報豐穰,決渠為雨潤澤美。
279
《上執政四十韻》 元·雅琥
圣主飛龍日,求賢似拾珍。
典謨皆故老,登用必元臣。
日月當黃道,風云擁紫宸。
華封歸帝力,壽域囿吾民。
280
《沃州山次韻》 明·戴冠
我從天姥游,層云蕩胸臆。
遙見海上山,天際青歷歷。
俯視崖下松,一一駢拇直。
飛鳶凌長風,欲度憂折翼。
* 關于寂歷的詩詞 描寫寂歷的詩詞 帶有寂歷的詩詞 包含寂歷的古詩詞(35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