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宿宿的詩詞(2534首)

    861 《宿云門寺》 明·林鴻

    龍宮臨水國,鳥道入煙蘿。
    海曠知天盡,山空見月多。
    鶴歸僧自老,松偃客重過。
    便欲依禪寂,塵纓可奈何。

    862 《宿金沙江》 明·楊慎

    往年曾向嘉陵宿,驛樓東畔闌干曲。
    江聲徹夜攪離愁,月色中天照幽獨。
    豈意飄零瘴海頭,嘉陵回首轉悠悠。
    江聲月色那堪說,腸斷金沙萬里樓。

    863 《宿野廟》 清·金人瑞

    眾響漸已寂,蟲于佛面飛。
    半窗關夜雨,四壁掛僧衣。

    864 《和宿硤石寺下》 宋·趙抃

    淮岸浮屠半倚天,山僧應已離塵緣。
    松關暮鎖無人跡,惟放鐘聲入畫船。

    865 《游廬山宿棲賢寺》 宋·王安國

    古屋蕭蕭臥不周,弊裘起坐興綢繆。
    千山月午乾坤晝,一壑泉鳴風雨秋。
    跡入塵中慚有累,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須惆悵,忍更無詩向此留。

    866 《陳尊宿庵》 宋·呂希純

    尊宿芳名盛,庵巖跡未頹。
    織蒲隨日用,儋版喚人回。
    臨濟親推出,云門手托開。
    于今兩禪派,俱自睦州來。

    867 《宿普圓寺二首》 宋·趙企

    芒鞋侵曉踏青霜,九里松陰引興長。
    云霧淺深山變態,風煙舒卷水晶光。
    千巖寒月籠疏薄,一笛西風度渺茫。
    短艇不來人意懶,誰知搔首正相望。

    868 《宿普圓寺二首》 宋·趙企

    仙巾鶴氅與云輕,晚出巖梯最上層。
    復復隴頭歸去雁,陰陰松下遠來僧。
    風吹寒水光成疊,木落重巒碧有稜。
    行到湖邊歸興盡,畫橋臨水與誰憑。

    869 《宿華嚴院》 宋·劉燾

    夜宿霧山霧,晨茹芝山芝。
    年來嗜好衰,但與青山宜。
    登臨意未愜,出戶車已脂。
    王事有期程,愛山豈余私。

    870 《宿天臺萬年寺》 宋·陳知柔

    古寺來投宿,云巖第幾層。
    有詩堪供佛,無事且依僧。
    小閣泉喧枕,修廓雨暗燈。
    好峰看未足,夢繞碧崚嶒。

    871 《赴官武康投宿客邸作》 宋·林仰

    巾子山頭一枕風,皇華亭下水連空。
    山靈不用回俗駕,儻有田園吾欲東。

    872 《三池丁祭宿齋所賦》 宋·虞剛簡

    洙泗微言日夜行,天高地下昨猶今。
    □□□□六經意,識得皇皇萬古心。
    宗廟百官誰不見,朱弦疏越有知音。
    同人得似三池盛,屬目冠裳儼若林。

    873 《陪侍丞相安晚先生宿覺際寺夜遇大風可畏遂賦》 宋·黃載

    船頭落日如血紅,客言今夕當有風。
    空山夢回刺骨冷,纊被無力身如弓。
    但聞紙窗響僁窣,初意空廚饑鼠出。
    忽然扉戶競開闔,猶謂偷兒入吾室。

    874 《宿溪村書齋》 宋·趙希邁

    故人能下榻,為喜客相過。
    不住夜泉滴,常疑春雨多。
    風來琴自響,冰合硯難磨。
    明日還分袂,羈吟誰共哦。

    875 《山庵夜宿呈深居先生》 宋·張紹文

    松逕轉幽密,一程深一程。
    濤聲在平地,月色正三更。
    僧定欲喚起,鶴眠頻夢驚。
    曉來真富貴,露葉綴珠瓔。

    876 《金陵道中晚宿》 宋·張紹文

    卸卻征衣臥客窗,移床切莫近寒螿。
    空階一雨凄涼甚,不怨梧桐怨夜長。

    877 《宿陜州橫渠鋪》 宋·陳璧

    獨客臥車上,群仆臥車下。
    車前或明火,時時照牛馬。

    878 《十一月宿於潛》 宋·汪宗臣

    蜂迷蜜甕術絲香,蟻泛花甆碧玉漿。
    縣僻人稀寒日晚,古松樛翠出危墻。

    879 《雨阻秦溪宿馬養拙林下》 宋·孫銳

    棹入江村暮,扣門求友生。
    青衫新鹿夢,白發舊鷗盟。
    巷僻苔痕滑,林深鳥舌清。
    共尋物外味,溪上老漁聲。

    880 《秋夜宿田家夜久不寐》 宋·蔡士裕

    涼涵詩魄瑩蒼旻,散發吟商月滿襟。
    風葉順行度葉尾,露華逆上稻花心。
    千山歐子秋聲賦,一室希公夜聲舟。
    自喜浮生只如此,任渠談笑覓封侯。

    * 關于宿宿的詩詞 描寫宿宿的詩詞 帶有宿宿的詩詞 包含宿宿的古詩詞(25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