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昔歲丙寅,束書從吾翁。驅車服嶺南,弭節湟江東。湟江地僻左,窮年少過從。邂逅傾蓋友,一笑蠻煙空。
盜火陳蘭若,一燎無馀屋。獨此龍宮書,入火變為玉。琤然斷甓中,幖帙猶可目。眾謂有哲匠,秘愿發心腹。
老懷不知春,但愛遠峰碧。乘高恣遐觀,未快雙目擊。稍為松根坐,遂與參井逼。女媧補天馀,墜此百煉石。
清於明鑒綠於藍,水色山容總一般。游子正懷羈旅恨,聊將目力解眉攢。
先生聲徹大明宮,顧肯馳驅與俗同。但得琴書娛白日,何須鞭帽犯朝風。未容倦客尋源去,應謂斯人底死窮。它日云林陪杖屨,款承原輩囁嚅翁。
好花不恨好詩遲,國色須蒙國士知。漫比玉容歌璧月,空將鷺羽斗瓊枝。旁無綽約天仙對,中有甘酸鼎味宜。聞說北枝開亦遍,一尊相屬定何時。
久欲尋高隱,今朝信馬行。閑看花上蝶,靜聽柳間鶯。披豁塵襟盡,從容樂事并。醉來猶有恨,未許見傾城。
君侯不與力科同,能事都歸德行中。矍相圃間唯孔子,和容堂上獨韓公。
七十老翁門晝閉,終日蕭然無一事。卻因不雨動衰懷,擁笏黃堂與祠祀。兼旬旱涸舟不通,井泉欲竭知無計。僮奴抱甕扣比鄰,水不得清僅無滓。
剩欲從公朝暮間,一溪留我未容還。極思談笑三秋隔,相望林泉數里間。詩絕一時同鄭老,書堂終日憩何山。報來定有吳門信,快矣黃嘉明月灣。
慘澹松圍障,蜿蜒石隱龍。背城無數里,獻狀有千峰。此地雖為寓,茲山特未逢。因公九日集,臨眺得從容。
霧盡山容出,風微水面平。檄書重此役,詩卷足平生。船小炊無灶,灘長去有程。嘗評峽江似,江水亦桐名。
幾思杖策禮金仙,聞道客來如貫船。政恐方成過溪送,不能容此對床眠。愛公詩律真余習,憐我宗門乏厚緣。愿以伽佗示深旨,莫將麗藻鬭多篇。
君家苕霅間,吳楚夢莫續。茲行得所未,到處須著目。平生胸中奇,于此不容縮。江山雖云生,詩句何妨熟。
始余求諸社,窮巷窈而曲。草陰荒蒙茸,林影亂樸樕。其中有屋廬,其下主以木。社稷風雨雷。
世間何事能感人,詩人題詠為多情。我亦執筆書長吟,詩吟未竟情已盈。古稱白頭如新,傾蓋如故,何似祗今握手見肺肝,開口無毀譽。
杜陵老翁身轉蓬,浣花溪頭詩更工。向來隱語最沉著,錦宮化里看曉紅。想當繞樹經營時,吟思拍拍春醅農。重跗疊萼今勝昔,五百年遠誰為容。
林壑黃昏外,衡門紫翠邊。火耕今已老,云臥幾何年。棋斂將殘局,篙回興盡船。畫麟真已矣,騎犢適悠然。
筆峰插天碧,其下可以廬。誰與半間云,共此一束書。君看柴桑人,自愛松菊居。北窗天地寬,不受世卷舒。
云連屋不居,三閒葺茅茨。田園非不寬,一畝環竹籬。楚楚山下花,湛湛池邊□。丈室南坡□,容膝以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