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宸心的詩詞(282首)
221
《上知府張少卿》 宋·強至
邦君今刺史,光祿古名卿。
況是三臺后,仍兼二事榮。
才猷希世出,議論一時傾。
文燄長千丈,詩鋒銳五兵。
222
《送知府吳龍圖》 宋·強至
國初以來治蜀者,處置盡自乖崖公。
當時奏使便宜敕,不與天下州府同。
行之已及八十載,奸宄銷伏誰之功。
因循至此漸抏敝,有未曉者時相攻。
223
《上知府少卿》 宋·強至
近代東南守,何人與古同。
唯公臨婺女,變俗似文翁。
流化陶編戶,延儒萃泮宮。
棲糧農畝溢,鞠草訟囹空。
225
《送公濟還闕下》 宋·強至
不候關征滿歲歸,邑人徒爾挽行衣。
肯將淚對殘花落,應自心先去鳥飛。
官向長安多富貴,君當即日享輕肥。
綠槐陰合天街后,恰綴宸班拱帝暉。
226
《詩送元晦尊兄》 宋·張栻
君侯起南服,豪氣蓋九州。
頃登文石陛,忠言動宸旒。
坐令聲利場,縮頸仍包羞。
卻來臥衡門,無愧知日休。
230
《送霍子侔還都》 宋·李廌
真人造區夏,民瘼傒以蘇。
戎衣振不格,力舉覆地盂。
桓桓神武威,自信人未孚。
當年群嘯聚,劍立猶稱孤。
231
《閃宋左司韻》 宋·鄧肅
往事無如今日新,鑾輿一再冒胡塵。
陽微陰極故多雨,柳怨花愁不忍春。
已遣侈心傾虜帳,行收淚眼拜楓宸。
眼前惡景君休問,勝負相資臂屈伸。
232
《范丞相生日》 宋·吳芾
天啟中興運,時生間世人。
峴山鐘氣象,漢水賦精神。
文采傾場屋,聲猷聳縉紳。
千言醫國策,一日致君身。
233
《代人上師垣生辰》 宋·仲并
清風孤映紫宸班,平立伊周伯仲間。
幾歲苦心扶國步,今年喜色到天顏。
羽書已靜淮西報,翟輅初從塞北還。
式廓中原斷無事,從容廓廟有余閒。
234
《天彭得解》 宋·李石
一第楓宸歲月深,槐花杯酒喜同斟。
真成冀北空群馬,便作雙南滿地金。
計上八人才子數,筆端四海狀元心。
蜀天九萬看鵬運,側耳潮頭駕捷音。
235
《和黃正言勸農》 宋·姜特立
雙溪溪上綠初勻,曉日瞳曨霽景新。
五馬先聲才出郭,九農和氣已生春。
教條頒布人心悅,父老醺酣德意親。
從此惰民俱力穡,會看優最上嚴宸。
237
《又次徐仲宗通判韻》 宋·樓鑰
老龍破蟄斬幽關,亂滴天飄不復慳。
可但甘霖驅旱魃,自然涼氣滿人寰。
民心徒切焦熬甚,神力毋勞指顧間。
遙想清都應表賀,紫宸軒陛曉催班。
238
《代求子紹上魏邸壽詩》 宋·樓鑰
皇家基業天與隆,金枝玉葉槃石宗。
我皇圣德摩蒼穹,朱邸森列慶所鐘。
仲氏吹箎何雝雝,云夢八九羅心胸。
群經讀遍巾箱中,筆端豪氣舒長虹。
239
《林和叔侍郎龜潭莊》 宋·樓鑰
頃年曾記游花谿,宗樞潭府谿之湄。
徘徊其上嘆秀爽,宜有英才瑞明時。
巖巖林公天與奇,勁氣不為金石移。
少以六義鳴上庠,游宦所至英聲馳。
240
《史文惠王挽詞》 宋·樓鑰
八行源充遠,三師慶系遙。
樞庭先附鳳,相國薦簪貂。
感會逢千載,榮華冠四朝。
甘盤稱舊學,綺季簉儲寮。
* 關于宸心的詩詞 描寫宸心的詩詞 帶有宸心的詩詞 包含宸心的古詩詞(28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