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家的詩詞(2859首)

    341 《端州江亭得書二首》 唐·李紳

    雨中鵲語喧江樹,風處蛛絲飏水潯。
    開拆遠書何事喜,數行信抵千金。
    長安別日春風早,嶺外今來白露秋。
    莫道淮南悲木葉,不聞搖落更堪愁。

    342 《聽箏(一作題宋州田大夫樂丘箏)》 唐·張祜

    十指纖纖玉筍紅,雁行輕遏翠弦中。
    分明似說長城苦,水咽云寒一夜風。

    343 《及第后送兄游蜀》 唐·李遠

    人誰無遠別,此別意多違。
    正鵠雖言中,冥鴻不共飛。
    玉京煙雨斷,巴國夢魂歸。
    若過嚴瀨,殷勤看釣磯。

    344 《過田宅》 唐·杜牧

    安邑南門外,誰板筑高。
    奉誠園里地,墻缺見蓬蒿。

    345 《別》 唐·杜牧

    初歲嬌兒未識爺,別爺不拜手吒叉。
    拊頭一別三千里,何日迎門卻到

    346 《鄭秀才東歸憑達書》 唐·許渾

    欲寄書少客過,閉門心遠洞庭波。
    兩巖花落夜風急,一徑草荒春雨多。
    愁泛楚江吟浩渺,憶歸吳岫夢嵯峨。
    貧居不問應知處,溪上閑船系綠蘿。

    347 《和鄭愚贈汝陽王孫箏妓二十韻》 唐·李商隱

    冰霧怨何窮,秦絲嬌未已。
    寒空煙霞高,白日一萬里。
    碧嶂愁不行,濃翠遙相倚。
    茜袖捧瓊姿,皎日丹霞起。

    348 《大鹵平后移到永樂縣居書懷十韻寄劉韋…于此縣寄居》 唐·李商隱

    驅馬繞河干,山照露寒。
    依然五柳在,況值百花殘。
    昔去驚投筆,今來分掛冠。
    不憂懸磬乏,乍喜覆盂安。

    349 《昔昔鹽二十首·織錦竇妻》 唐·趙嘏

    當年誰不羨,分作竇妻。
    錦字行行苦,羅幃日日啼。
    豈知登隴遠,只恨下機迷。
    直候陽關使,殷勤寄海西。

    350 《到(一作杜牧詩,題作歸)》 唐·趙嘏

    童稚苦相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51 《到(一作杜牧詩,題作歸)》 唐·趙嘏

    童稚苦相問,歸來何太遲。
    共誰爭歲月,贏得鬢邊絲。

    352 《別后次飛狐西即事》 唐·馬戴

    遠歸從此別,親愛失天涯。
    去國頻回首,方秋不在
    鳴蛩聞塞路,冷雁背龍沙。
    西次桑干曲,洲中見荻花。

    353 《宿漁》 唐·劉威

    竹屋清江上,風煙四五
    水園分芰葉,鄰界認蘆花。
    雨到魚翻浪,洲回鳥傍沙。
    月明何處去,片片席帆斜。

    354 《豪》 唐·劉駕

    九陌槐葉盡,青春在豪
    嬌鶯不出城,長宿庭上花。
    高樓登夜半,已見南山多。
    恩深勢自然,不是愛驕奢。

    355 《及第后還過峴嶺》 唐·李頻

    魏馱山前一朵花,嶺西更有幾千
    石斑魚鲊香沖鼻,淺水沙田飯繞牙。

    356 《立秋后自京歸》 唐·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

    357 《立秋后自京歸》 唐·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

    戰爭

    358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樵》 唐·皮日休

    空山最深處,太古兩三
    云蘿共夙世,猿鳥同生涯。
    衣服濯春泉,盤餐烹野花。
    居茲老復老,不解嘆年華。

    359 《聞魯望游顏林園病中有寄》 唐·皮日休

    一夜韶姿著水光,謝春草滿池塘。
    細挑泉眼尋新脈,輕把花枝嗅宿香。
    蝶欲試飛猶護粉,鶯初學囀尚羞簧。
    分明不得同君賞,盡日傾心羨索郎。

    360 《和襲美褚林亭》 唐·陸龜蒙

    一陣西風起浪花,繞欄桿下散瑤華。
    高窗曲檻仙侯府,臥葦荒芹白鳥
    孤島待寒凝片月,遠山終日送馀霞。
    若知方外還如此,不要秋乘上海槎。

    * 關于家的詩詞 描寫家的詩詞 帶有家的詩詞 包含家的古詩詞(285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