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家祭的詩詞(178首)

    161 《石鼓歌》 明·李東陽

    昔聞石鼓在太學,鼓形穹窿石犖嶨。
    髫年釋褐隨班行,未識研覃與揚搉。
    始官翰林歲分獻,晚以代祀觀尤數。
    我思古人不可見,健筆雄詞兩超卓。

    162 《聞劉東山司馬致仕之命是日得謝方石祭酒到家》 明·李東陽

    十年兩度送君歸,聽說鄉山興欲飛。
    歲久兒孫頭角變,日長賓客往來稀。
    平橋著板通樵徑,老樹盤根作釣磯。
    強欲相從無舊業,定于何處解朝衣。

    163 《予長女歸叔尚偕往江津作詩送之》 宋·晁公溯

    薛郎吾嬌客,昨肯過彭濮。
    相從雖云久,一歲如轉燭。
    外堂忽有請,歸駕行當促。
    自稱先君子,嗣以病家督。

    164 《建溪精舍得本字》 宋·戴表元

    四山翛翛風日暖,白發看花惜春晚。
    當時衰草牧羊坡,今日池臺紅霧滿。
    最鄰幽篁手所植,兒戲成業亦千本。
    舊游聚散萬事拙,客夢悲歡百年短。

    165 《林村寒食》 宋·戴表元

    出門楊柳碧依依,木筆花開客未歸。
    市遠無餳供熟食,村深有紵生衣。
    寒沙犬逐游鞍吠,落日鴉銜祭肉飛。
    聞說舊時春賽罷,家家鼓笛醉成圍。

    166 《次韻謝李寅之鄂渚見寄》 宋·方回

    叩戶驚傳千里使,開緘快睹七言詩。
    古希年迫公猶健,不仕風高我所思。
    兒大知書聊慰意,家貪食粥亦隨時。
    邇來稍喜休兵革,賽社秋場醊祭釐。

    167 《題鄭提學孔明敬齋》 宋·方回

    恭惟方寸心,表里無將兇。
    妍丑物不逃,宇宙大明鏡。
    時開復時闔,靜定動亦定。
    孰為磨且奩,塵垢敢吾競。

    168 《示長兒存心》 宋·方回

    我家歙山下,不滿五頃田。
    捐棄已過半,豈不為子錢。
    兵甲跨江海,喧豗逾十年。
    零落殆萬卷,荒涼余數椽。

    169 《春寒紀異》 宋·方回

    今年一何異,人日苦連雨。
    甲子復不晴,吾密識諸簿。
    燒燈前一夕,轟然震雷鼓。
    醉臥初未聞,遄駭雪霰舞。

    170 《十一月旦泊大浪灘下甚雨醉臥次日乃知》 宋·方回

    夜雨徹五更,江水長三尺。
    醉臥了不知,開篷灑余瀝。
    蕭瑟復未已,北風阻行色。
    篙師請祭神,索我留半日。

    171 《名男曰參魯以時喻之》 宋·李覯

    孔門有高弟,曾子以孝著。
    求諸圣人言,尚曰參也魯。
    才敏誰不愿,顧恐難荷負。
    茍無德將之,何益於父母。

    172 《庚午三月初九日寒食有感》 宋·陸文圭

    祭筵跪稈膝難抬,連歲何曾上家來。
    老子七旬看又過,幼身多病復相催。
    人間顧棄姑云耳,地下從游亦闐哉。
    寒食江村舊行路,道勞相強總悲衰。

    173 《水村即事二首》 宋·釋文珦

    祭鼓冬科野廟,茅茨小小人家。
    水際數株榆柳,籬邊幾陸桑庥。

    174 《野外即事》 宋·釋文珦

    春暮倉庚鳴,農家語堪聽。
    雨暘不違時,麥高桑葉青。
    烹豚酌清酒,廟中謝神靈。
    田蠶杯珓好,歡聲動林坰。
    祭罷各分散,群鳥啄余腥。

    175 《達理歌》 宋·釋印肅

    普庵識心達理,不是胡言亂語。
    教化三千大千,個個透泥入水。
    應無所住生心,更不祭神拜鬼。
    時中凈念法身,何假燒錢化紙。

    176 《退之謂以鳥鳴春往往為以夏鳴耳古人麥黃韻鸝》 宋·舒岳祥

    麥熟即快活,汝不食麥空饒舌。
    前時斗粟銀百星,老農無銀色菜青。
    此鳥年年啄草子,今年草根救人死。
    鳥無所食饑奈何,見人食麥喜且歌。

    177 《清明次韻周君會》 宋·于石

    可惜韶光過眼明,一分流水二分塵。
    杜鵑聲感客中客,蝴蝶夢飛身外身。
    一滴清明寒食酒,萬家紅杏綠楊春。
    斗雞走狗非吾事,新火書燈誰共親。

    178 《題顏魯公懷忠堂》 宋·袁說友

    羽化仙家久,祠嚴霅水東。
    一身終許國,千載獨懷忠。
    徙倚豐碑舊,瞻依古像雄。
    堂堂祭如在,從祀有坡公。

    * 關于家祭的詩詞 描寫家祭的詩詞 帶有家祭的詩詞 包含家祭的古詩詞(1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