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家子母的詩詞(456首)

    101 《賀新郎(賀人妾生子)》 宋·丁幾仲

    喜溢蟾宮夢。
    起推衣、平章竇桂,濕鴉飛動。
    果報佳音傳絡秀,丹穴雛生彩鳳。
    想孔釋、親來抱送。

    102 《頌一百則》 宋·釋重顯

    古佛有家風,對揚遭貶剝。
    子母不相知,是誰同啐啄。
    啄覺猶在,殼重遭撲,天下衲僧徒名邈。

    103 《苦學涪翁夜過其家戲作》 宋·舒煥

    先生堂前雪月苦,弟子讀書喧兩廡。
    撞門入室書縱橫,蠟紙燈籠似云母。

    104 《壽成惠圣慈佑太皇太后閣春帖子》 宋·衛涇

    北內風光別,仙家日月閑。
    紫皇天下養,金母在人間。

    105 《聞化女湘靈為祥云洞侍香仙子志喜六首》 明·屠隆

    西王案下舊瓊華,宅在清都第幾家?好寄云箋慰慈母,日
    從溪口認胡麻

    106 《寄吳氏女子》 宋·王安石

    伯姬不見我,乃今始七齡。
    家書無虛月,豈異常歸寧。
    汝夫綴卿官,汝兒亦搢綎。
    兒已受師學,出藍而更青。

    107 《題徐子英小園》 宋·戴復古

    奉親營小圃,僻在水之湄。
    霜露蔡公賦,假山慈竹詩。
    人皆稱壽母,我獨喜佳兒。
    八行家風在,三遷憶舊時。

    108 《舟中作》 宋·陸游

    晤語無人與遣愁,出門聊復弄輕舟。
    山穿煙雨參差出,水赴陂塘散漫流。
    隔葉雄雌鳴谷鳥,傍林子母過吳牛。
    數家清絕如圖畫,炊黍何妨得小留。

    109 《題尤延之右司遂初堂二首》 宋·楊萬里

    詩瘦山如瘦,人遐室更遐。
    荒林庾信宅,古木謝敷家。
    醫國君臣藥,逃名子母瓜。
    只愁歸未得,綠卻白鷗沙。

    110 《吳母葉氏大孺人挽詞》 宋·楊萬里

    發以留賓短,家從教子貧。
    班衣奉當署,象服鏡湖春。
    許穆詩還廢,班姑史尚新。
    不堪萱草露,也解泣慈親。

    111 《送次公子之官安仁監稅》 宋·楊萬里

    汝仕今差晚,家庭莫恨離。
    學須官事了,廉忌世人知。
    爭進非身福,臨民只母慈。
    關征豈得已,龍斷欲何為。

    112 《薌林五十詠·瓜田》 宋·楊萬里

    獨酌圣賢酒,新嘗子母瓜。
    丁寧林下友,莫道故侯家。

    113 《歸家》 元·王冕

    我母本強健,今年說眼昏。
    顧憐為客子,尤喜讀書孫。
    事業新燈火,桑麻舊里村。
    太平風俗美,不用閉柴門。

    114 《春貼子詞·太皇太后閣六首》 宋·司馬光

    種桃臨玉井,裁勝刻金花。
    借問此何處,昆山王母家。

    115 《喜遷鶯·欲調真息》 宋·無名氏

    欲調真息。
    論根源參到,生前實際。
    氣是心兮,神為氣主,心動神氣分離。
    心寧子母相抱,意定自成真液。

    116 《挽韓母李氏》 宋·劉克莊

    持家霜滿鬢,誓口鐵為心。
    兄戴萬鐘祿,黔婁一布衾。
    嘉賓懷截發,孤女感抽簪。
    遺慶觀賢子,交游屬望深。

    117 《吉水縣黃塤母歐陽氏挽詞》 宋·周必大

    歐杜望螺川,遺風女亦賢。
    勉夫于兩造,教子以三遷。
    彤管言無間,金籯業有傳。
    好營高燥地,置此萬家阡。

    118 《北京水后往棣州試進士》 宋·晁補之

    晡時北京城,行李上客槎。
    二更無人聲,騎馬黃河沙。
    誤緣柳灘中,尋炬知田家。
    道有轉徙人,襁負依丘麻。

    119 《慎思聞家弟無斁捷解見貽用前韻》 宋·晁補之

    吾弟平生辛苦同,匹雛志舉百鈞鐘。
    自慚操瑟尚不斥,勸使力田終有逢。
    青眼故人欣捷報,白頭老母喜占從。
    書林儻預西城集,爵子酣酣香正濃。

    120 《春日白門寫懷用高季迪韻(五首)》 明·楊基

    遠歸偏惜竄余身,多難番為異姓親。
    前度劉郎非故物,當時燕子總西鄰。
    家貧母老難為客,酒薄愁深不醉人。
    走向津頭看春色,綠波芳草卻傷神。
    ¤

    * 關于家子母的詩詞 描寫家子母的詩詞 帶有家子母的詩詞 包含家子母的古詩詞(45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