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傳學的詩詞(468首)
321
《毛滄兒歌》 明·唐之淳
毛滄兒,毛滄兒,滄兒生在蘭滄西。
蘭滄去天萬有三千里,土人花腳金兩齒。
滄兒之父名聲達天子,天子遣使遠召之,滄兒隨父來京師
。
322
《采薖為余唐卿賦》 明·姚道衍
余君抱奇言不夸,種菜擬學元修家。
臨溪筑廬競誅草,傍路樊圃多編葭。
長镵短夋自成列,不與文筆相交加。
畦界條條任衡縮,溝澮一一隨紆斜。
323
《送妹瓊章于歸》 明·葉紈紈
晝堂紅燭影搖光,簫鼓聲繁繞玳梁。
頻傳簾外催妝急,無語相看各斷腸。
鸞臺寶鏡生離色,鴛帶羅衣惜別長。
香靄屏帷凝彩扇,風輕簾幕拂新妝。
324
《贈筆工陸繼翁》 明·曾棨
吳興筆工陸文寶,制作不與常人同。
自然入手造神妙,所以舉世稱良工。
有時盤礴坐軒中,石盤水清如鏡中。
空山老兔脫毛骨,簡拔精銳披蒙茸。
325
《次韻韶倅李通直二首》 宋·蘇軾
一篇瀧吏可書紳,莫向長沮更問津。
老去常憂伴新鬼,歸來且喜是陳人。
曾陪令尹蒼髯古,又見郎君白發新。
回首天涯一惆悵,卻登梅嶺望楓宸。
326
《次韻韶俯李通直二首》 宋·蘇軾
青山只在古城隅,萬里歸來卜筑初。
會見四山朝鶴駕,更看三李跨鯨魚。
欲從抱樸傳家學,應怪中郎得異書。
待我丹成馭風去,借君瓊佩與霞裾。
327
《宋中道挽辭》 宋·王安石
文史傳家學,聲名動帝除。
蘭堂空作賦,金匱不讎書。
勝事悲疇昔,清談想緒余。
吹簫索上去,歸國有魂車。
328
《見曾提刑兼安撫》 宋·戴復古
傳家學術用如新,風采英英照七閩。
澄按并開都督府,平反專奉太夫人。
關河未定心憂國,麾節相仍澤在民。
聞說青云多故舊,不應久作外臺臣。
329
《東宮壽詩》 宋·范成大
甲觀秋彌月,前星蚤麗天。
君親重慶日,家國中興年。
英武神機遠,溫文德宇全。
攡章森曲則,會道極高堅。
330
《雜題》 宋·陸游
傳家只要存書種,學道當知養圣胎。
寧使終身遷比景,莫令一物污靈臺。
331
《自述》 宋·陸游
寄懷魚鳥臥煙汀,結友松筠醉草亭。
拜賜龜章紆舊紫,養成鵠鬢掃余青。
遺經在櫝傳家學,大字書墻作座銘。
浪跡江湖遂終老,此身何啻一浮萍。
332
《書房雜詠》 宋·陸游
賦性無他嗜,傳家但古書。
堯咨洪水際,羲畫結繩余。
異學方攘斥,浮文亦掃除。
挑燈北窗下,聊得遂吾初。
333
《示子聿》 宋·陸游
故山誰伴隱茅茨,幸有吾家大耳兒。
雨暗小窗分夜課,雪迷長鑱共朝饑。
名場未捷寧妨學,史限雖嚴不廢詩。
我死汝應傳缽袋,勉持愚直報明時。
335
《黃氏沖和堂》 宋·陸游
沖和堂中和氣襲,堆笏滿床群從集。
宜州太史一紙書,百年筆墨猶山立。
使君所學何超然?要是胸中不負天。
王畿奉使才廿日,忠厚風流天下傳。
國家多事民力困,正要設施先百郡。
但令一念與天通,河南南陽亦可問。
336
《自開歲陰雨連日未止》 宋·陸游
江云漠漠雨昏昏,歸老山陰學灌園。
十里羊腸僅通路,三家鐺腳自成村。
應時餺飥聊從俗,耐久鍾馗儼在門。
近縣傳聞頗多盜,呼兒插棘補頹垣。
337
《送朱進士赴舉》 宋·宋祁
漢家廉詔舉翹英,銀紵觀賓望斗城。
北地高門傳玉節,西京舊學秘金籯。
郵亭續食星軺急,嶺路馳煙月狖驚。
幾日東歸榮晝錦,度關遙識棄繻生。
338
《送復守張坰朝奉罷歸》 宋·張耒
一夢西都十二年,竟陵相遇各華顛。
風流家世仁人后,愷悌歌謠楚俗傳。
學道愛君甘淡薄,倦游嗟我久留連。
自憐江上傷春眼,不待琵琶已泫然。
* 關于家傳學的詩詞 描寫家傳學的詩詞 帶有家傳學的詩詞 包含家傳學的古詩詞(468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