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家丈人的詩詞(522首)
421
《題清芬閣》 宋·沈長卿
元英以隱名,名德以仕顯。
人言不同調,是說一何淺。
丈夫生世間,出處各有意。
仕以行其道,隱以求其志。
422
《嘲王子夫婦怕冷》 現代·聶紺弩
塞北逢春不似春,清明過勒雪霏紛。
丈夫剛膽何寅*,娘子鐵腰少欠伸。
此夜四窗皆白晝。
全家一炕共奇溫。
無人道是南歸好,只道外婆惦外孫。
423
《送戴石屏歸天臺》 宋·陳宗道
天臺四萬八千丈,一根直下寒銀浪。
青蓮老子夜不眠,往往飛魂到其上。
詩情不滅流白云,千載重見戴叔倫。
蓮花峰下赤城洞,芒鞵翻笑山中人。
424
《示兒》 宋·洪鉞
豫章實佳木,尋丈早異眾。
匠石雖未顧,終解作梁棟。
社棟大蔽牛,不資世所用。
棄置成散材,歲久即空洞。
425
《酬答》 宋·倪龍輔
人生樂處是家山,歸即須歸說便難。
吾道何嘗拘出處,丈夫例不怕饑寒。
一天明月隨詩笠,萬古清風在釣竿。
浮利浮名盡如許,笑他開眼夢邯鄲。
428
《鄴公菴歌》 宋·釋云知
呼猿澗西藏石筍,丹桂蒼松達鷲嶺。
幾年陳跡絕纖埃,一旦佳名出清景。
山家時喜來五馬,相攜款曲空巖下。
遂許誅茅結小菴,異日功成伴瀟灑。
429
《觀漁行》 宋·孫巖
霜降平湖鑒群象,中有黃魚幾一丈。
漁師早已中豪家,今旦連舟布新網。
東西南北三重圍,圍形漸縮如小池。
孟獲身窮呂布窘,尚許性命延斯須。
430
《海棠》 宋·張冕
海棠栽植遍塵寰,未必成都欲詠難。
山木瓜開千顆顆,水林檎發一攢攢。
初疑紅豆爭頭綴,忽覺燕脂眾手丸。
西蜀僧家根撥小,南荊宮舍樹支寬。
431
《端午》 宋·周承勛
誰家解崇吐千瓶,丹墨交輝走百靈。
盡使跬蛇歸藥籠,又纏蕭艾作人形。
安得彩絲十萬丈,東南西北系飄零。
432
《隴頭水》 明·高瓛
隴坂崎嶇隴水長,征人隴上望家鄉。
停車駐馬不能渡,嗚咽聲中欲斷腸。
抽刀斬水水不絕,拔山塞川川更咽。
前軍洗瘡血尚存,后軍滴淚水復渾。
丈夫有志沙場死,未到隴頭愁塞耳。
433
《桃溪夜泊》 明·黃克晦
清霜夜落武陵溪,水上蒼煙十丈齊。
野爨冷燒紅葉火,村舂寒接五更雞。
不眠枕上多新得,所過山中有舊題。
起問昨宵沽酒處,人家只在小橋西。
434
《為鐘清叔題薛五蘭卷》 明·吳夢旸
薛五嫁人苦不早,皆知倡家擅技巧。
寫生乃是第一技,所見無如此卷好。
蕙質蘭心有深寄,葉葉莖莖吐幽思。
其余點綴亦復佳,剡藤數丈披清氣。
435
《南風謠》 明·鄭定
南風吹河河水滿,百丈牽舟牛力挽。
逆流巨浪如登天,牛罷軛重舟不前。
作書投河訟風伯,多助南商疏北客。
北客家居南海堧,來時南風吹北船。
436
《古意》 唐·李白
君為女蘿草,妾作兔絲花。
輕條不自引,為逐春風斜。
百丈托遠松,纏綿成一家。
誰言會面易,各在青山崖。
閨怨
437
《太華觀》 唐·李白
厄磴層層上太華,白云深處有人家。
道童對月閑吹笛,仙子乘云遠駕車。
恠石堆山如坐虎,老藤纏樹似騰蛇。
曾聞玉井金河在,會見蓬萊十丈花。
438
《游金山寺》 宋·蘇軾
我家江水初發源,宦游直送江入海。
聞道潮頭一丈高,天寒尚有沙痕在。
中泠南畔石盤陀,古來出沒隨濤波。
試登絕頂望鄉國,江南江北青山多。
440
《和陶郭主簿二首》 宋·蘇軾
雀{彀弓換成鳥}含淳音,竹萌抱靜節。
誦我先君詩,肝肺為澄澈。
猶如鳴鶴和,未作獲麟絕。
愿因騎鯨李,追此御風列。
丈夫貴出世,功名豈人杰。
家書三萬卷,獨取服食訣。
地行即空飛,何必挾日月。
* 關于家丈人的詩詞 描寫家丈人的詩詞 帶有家丈人的詩詞 包含家丈人的古詩詞(52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