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深百卉過芬芳,雕檻惟余芍藥香。應是東君偏著意,日華浮動御衣黃。
紅乾綠淡有余香,芳草芊綿苑路長。鶗鴃一聲寒食雨,游蜂應為百花忙。
柳絮飄零春事稀,綠蔭零亂上瑤墀。好花著子青如豆,卻憶香紅滿檻時。
簾重珠閣對遙津,燕罷芳菲已半春。四部笙歌初散后,花前紅燭引妃嬪。
阿嬌金屋閉,群玉奉龍舉。夜色明光酒,春風長信裾。傳宣嚴伏合,應侍冶容虛。笑簇嫣然地,名花總不如。
鈞樂云中動,鑾輿天上行。百花齊醉日,孤月獨明更。不漏頻催酒,金爐細結甍。春秋有常幸,日日調清平。
舞罷霓裳寶髻垂,桃花扇底暖風吹。夜深內殿重開宴,手撚燈花畫翠眉。
春風淡淡水淙淙,攜伴尋芳過小杠。惱殺野塘閒送目,鴛鴦無數各雙雙。
溶溶太液碧波翻,云外樓臺日月閑。春到漢室三十六,為分和氣到人間。
剪剪輕風二月天,柳絲飄颺倍堪憐。靜憑雕檻渾無事,細數穿花燕影偏。
一簾小雨怯春寒,禦深沉白晝閑。滿地落紅花不掃,黃鸝枝上語綿蠻。
海棠花裹奏琵琶,沉碧池邊醉九霞。禁禦融融春日靜,五云深獲帝王家。
后院深沉景物幽,奇花名竹弄春柔。翠華經歲無游幸,多少亭臺廢不修。
天申圣節禮非常,躬率群臣上壽觴。天子捧盤仍再拜,侍中宣過近龍床。
水殿鉤簾四面風,荷花簇錦照人紅。吾皇一曲薰弦罷,萬俗泠泠解慍中。
繞堤翠柳忘尤草,夾岸紅葵安石榴。御水一溝清徹底,晚涼時泛小龍舟。
云影低涵柏子池,秋聲輕度萬年枝。要知玉宇涼多少,正是觀書乙夜時。
銀燭瑤觥競上元,□□午月正當軒。棚頭所喚歌新曲,宛轉馀音出紫垣。
迎春燕子尾纖纖,拂柳穿花掠翠簾。開道蕊官三十六,美人爭為卷珠簾。
學士經筵論古今,花塼日上兩三尋。天顏有喜人知否,認得唐膚用意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