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宮人的詩詞(137首)

    121 《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齋宮》 宋·宋祁

    素秋來蕊館,瑞祝達霄晨。
    蘋薦祠無餼,樓居地不塵。
    擲波琴鯉樂,傍畤漢雞馴。
    此際清懷極,盈杯沆瀣津。

    122 《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齋宮》 宋·宋祁

    塵氛不可到,深注五城樓。
    素瑟少今韻,仙春無俗秋。
    晨杯三秀潔,夜檠九光流。
    順報通霄極,紛綸瑞福遒。

    123 《和道卿舍人奉祠太一齋宮》 宋·宋祁

    地占叢霄勝,人持禁橐來。
    詩長清夜遍,祠罷素秋回。
    爽籟天中發,虛絃月際開。
    無容以風解,身自到蓬萊。

    124 《和天休舍人奉祠太一宮見寄》 宋·宋祁

    順祝齋琳館,翛然隔世埃。
    空歌靈鵠下,祠節寶雞來。
    瑞木千尋竦,仙圖幾卷開。
    如無清夜唱,誰識帝車回。

    125 《訴衷情·種花人自蕊宮來》 宋·晏幾道

    種花人自蕊宮來,牽衣問小梅。
    今年芳意何似,應向舊枝開。

    憑寄語,謝瑤臺,客無才。
    粉香傳信,玉盞開筵,莫待春回。

    126 《鷓鴣天 隆德故宮,同希顏飲叔知幾諸人賦》 元·元好問

    臨錦堂前春水波。
    蘭皋亭下落梅多。
    三山宮闕空瀛海,萬里風埃暗綺羅。
    云子酒,雪兒歌。
    留連風月共婆娑。
    人間更有傷心處,柰得劉伶醉后

    127 《五月十七日四鼓夢與孺人在宮庭謝恩至尊令小》 宋·梅堯臣

    同謁未央殿,共沾明主恩。
    冕旒親日月,蹈舞荷乾坤。
    龍尾三重峻,螭頭幾級尊。
    德音欣社日,撫語走黃門。
    陰會皆如實,陽開不復存。
    空余破窗月,流影到床垠。

    128 《用仙宮鋪壁上諸人韻作》 宋·晁說之

    香霧漫空玉作塵,五龍雙鳳細扶輪。
    君王不得須臾語,只有輪臺哀痛身。

    129 《太一宮齋祭呈司封吳舍人》 宋·洪咨夔

    寶鎖轟霄啟玉晨,風恬雪霽凈先塵。
    東皇太一紫壇曉,世界大千青陸春。
    藜杖流光環佩集,鏠旗斂影豆籩陳。
    樂歌須仗甘泉筆,斧藻天家泰道新。

    130 《次韻和李舍人立秋祠太乙宮宿齋書事之什》 宋·楊億

    太乙祠宮肅,齋居薦至誠。
    已將茅縮酒,應用面為牲。
    月映金天朗,風來玉宇清。
    玄談知理勝,蔬食覺身輕。
    仙馭排云下,空歌繞殿聲。
    仍聞得丹訣,簪紱頓忘情。

    131 《宮使待制舍人趙公挽詩三首》 宋·李彌遜

    秀出青徐野,風移鄒魯鄉。
    家聲齊丙魏,人物到軒黃。
    漫仕從三已,危機付兩忘。
    并游無此老,誰與共行藏。

    132 《宮使待制舍人趙公挽詩三首》 宋·李彌遜

    曲突深時慮,長裾鄙世流。
    無書來北闕,有意在東周。
    曠遠嵇中散,疏慵馬少游。
    長松相風表,千古必山丘。

    133 《宮使待制舍人趙公挽詩三首》 宋·李彌遜

    憶昨司青瑣,公時對此薇。
    午軒評陳草,曉殿綴朝衣。
    金石平生契,人琴此日非。
    白頭情易感,無淚與君揮。

    134 《送諸鄉人赴試南宮》 宋·吳芾

    家世登科能幾人,兩人今歲奄沉淪。
    不應天遽衰吾族,會見時當發汝身。
    聯轡莫辭金鐙冷,奪標爭鬭錦袍新。
    還須益勵青云志,門戶何憂不再振。

    135 《留興國宮懷城中友人》 宋·董嗣杲

    拜章壇下桂花清,客子看山眼更醒。
    萬竹梳風涼透碧,亂峰收雨曉爭青。
    城中佳客還相憶,月下幽泉政好聽。
    誰肯結茅鄰遠社,白家猶有舊池亭。

    136 《江陰有桃源圖方圓尺許宮室人物如針粟可數相》 宋·陸文圭

    不自柴桑記裹來,似傅晨記入天臺。
    世間多少荒唐事,何獨神仙有是哉。

    137 《江陰有桃源圖方圓尺許宮室人物如針粟可數相》 宋·陸文圭

    人說桃源是隱民,神仙紀景即非真。
    如何谷口漁舟路,不許人間再問津。

    * 關于宮人的詩詞 描寫宮人的詩詞 帶有宮人的詩詞 包含宮人的古詩詞(137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