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實柴的詩詞(45首)
21
《治安策》 兩漢·賈誼
臣竊惟事勢,可為痛哭者一,可為流涕者二,可為長太息者六,若其它背理而傷道者,難遍以疏舉。
進言者皆曰天下已安已治矣,臣獨以為未也。
曰安且治者,非愚則諛,皆非事實知治亂之體者也。
夫抱火厝之積薪之下而寢其上,火未及燃,因謂之安,方今之勢,何以異此!本末舛逆,首尾衡決,國制搶攘,非甚有紀,胡可謂治!陛下何不一令臣得熟數之于前,因陳治安之策,試詳擇焉!夫射獵之娛,與安危之機孰急?使為治勞智慮,苦身體,乏鐘鼓之樂,勿為可也。
古文觀止策略公文
22
《九嘆》 兩漢·劉向
逢紛
伊伯庸之末胄兮,諒皇直之屈原。
云余肇祖于高陽兮,惟楚懷之嬋連。
原生受命于貞節兮,鴻永路有嘉名。
楚辭
24
《自祭文》 魏晉·陶淵明
歲惟丁卯,律中無射。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于征,草木黃落。
陶子將辭逆旅之館,永歸于本宅。
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
祭文
27
《烈女李三行》 元·胡天游
大海何漫漫,千年不能移。
太山自言高,精衛銜石飛。
朝見精衛飛,暮見精衛飛。
吐血填作塸,一旦成路蹊。
29
《頌》 宋·釋德遵
索火之機實快哉,藏鋒妙用少人猜。
要會我師親的旨,紅爐火盡不添柴。
31
《弊廬》 宋·陸游
弊廬雖陋甚,鄙性頗所宜。
欹傾十許間,草覆實半之。
碓聲隔柴門,績火出枳籬。
縛木為彘牢,附垣作雞塒。
32
《東村》 宋·陸游
今日風日和,衰病亦少平,出門無所之,攜幼東村行。
吳地冬未冰,濺濺溝水聲。
山卉與野蔓,結實丹漆并。
雞犬亦蕭散,如有世外情。
34
《上杭帥呂舍人》 宋·王令
玉海澄中粹,金山拔外佳。
無前誰與敵,獨進不容偕。
列象明星璧,遺思結館娃。
一麾迎日下,四海望霖乖。
35
《上云樂》 明·劉基
混沌結,玄黃開,人生其中,稱為三才。
一人身有一天地,形質雖異眾理該。
欲淫物誘滋巧偽,遂使真淳耗?攵玄風頹。
乃有朝生而暮死者,本根淺短無栽培。
36
《奉祀禮畢還京》 宋·夏竦
先天密命啟禎期,侯日靈文降紫闈。
恭館靖冥尊妙化,帝居齋祓擁純禧。
勒鴻昭姓增梁甫,報本祈年款魏脽。
真御下臨彰日臨,嘉生誕降示天隨。
37
《和原甫盆池種蒲蓮畜小魚》 宋·韓維
江湖豈非壯,浩蕩不可尋。
安知一斛水,坐得萬里心。
植蒲翠節聳,種蓮柴實沉。
群魚不盈寸,泳淺安其深。
主人樂幽事,清興生中林。
獨觀物性得,鵬海均牛涔。
39
《無言上人求詩依黃簿韻》 宋·陳淳
休說西來幾許年,此身動靜莫非禪。
須知天理流行妙,不待人言髣髴傳。
運水搬柴存實則,著衣喫飯即當然。
若能默悟真消息,剖破諸空億大千。
40
《題孝猿圖》 宋·方回
攫果實饑嗛,三聲淚沾裳。
尼居曾子侍,寧甘讀此章。
不食痛所生,乃能善居喪。
林端有返哺,未敵烏衣郎。
* 關于實柴的詩詞 描寫實柴的詩詞 帶有實柴的詩詞 包含實柴的古詩詞(45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