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實乃的詩詞(644首)

    301 《芥浮閣二首》 明·鄭胤驥

    結廬翳城市,亦足成隱居。
    耽寂乃非性,習貫亦晏如。
    時有素心人,談笑同草蔬。
    且喜足莞簟,幸不礙圖書。

    302 《祖德詩九章》 明·朱瞻基

    上天信崇高,臨下明以赫。
    元季政昏亂,帝用厭夷狄。
    眷求令德宗,視乃善慶積。
    沛然啟其祥,疆宇俾開辟。

    303 《題竹》 明·莊昶

    獨行湘江潯,見此叢篁幽。
    風雨日冥晦,萬雀聲啁啾。
    垂垂正結實,恐為鹓雛謀。
    豈無九苞羽,飛下十二樓。

    304 《和子由記園中草木十一首》 宋·蘇軾

    煌煌帝王都,赫赫走群彥。
    嗟汝獨何為,閉門觀物變。
    微物豈足觀,汝獨觀不倦。
    牽牛與葵蓼,采摘入詩卷。

    305 《蘇子容母陳夫人挽詞》 宋·蘇軾

    蘇陳甥舅真冰玉,正始風流起頹俗。
    夫人高節稱其家,凜凜寒松映修竹。
    雞鳴為善日日新,八十三年如一晨。
    豈惟家室宜壽母,實與朝廷生異人。

    306 《和王鞏六首并次韻》 宋·蘇軾

    君談陽朔山,不作一錢直。
    巖藏兩頭虺,瘴落千仞翼。
    雅宜驩兜放,頗訝虞舜陟。
    暫來已可畏,覽鏡憂面黑。

    307 《壬寅二月有詔令郡吏分往屬縣減決囚禁十三日》 宋·蘇軾

    太平宮而宿于南溪溪堂遂并南山而西至樓觀大秦寺延生觀仙游潭十九日aa1歸作詩五百言以記凡所經歷者寄子由遠人罹水旱,王命釋俘囚。
    分縣傳明詔,循山得勝游。
    蕭條初出郭,曠蕩實消憂。
    薄暮來孤鎮,登臨憶武侯。

    308 《和趙德麟送陳傳道》 宋·蘇軾

    二陳既妙士,兩歐惟德人。
    王孫乃龍種,世有籋云麟。
    五君従我游,傾寫出怪珍。
    俗物敗人意,茲游實清醇。

    309 《潁州初別子由二首》 宋·蘇軾

    征帆掛西風,別淚滴清潁。
    留連知無益,惜此須臾景。
    我生三度別,此別尤酸冷。
    念子似先君,木訥剛且靜。

    310 《六觀堂老人草書詩》 宋·蘇軾

    物生有象象乃滋,夢幻無根成斯須。
    方其夢時了非無,泡影一失俯仰殊。
    清露未晞電已徂,此滅滅盡乃真吾。
    云如死灰實不枯,逢場作戲三昧俱。

    311 《和子由次月中梳頭韻》 宋·蘇軾

    夏畦流膏白雨翻,北窗幽人臥羲軒。
    風輪曉入春筍節,露珠夜上秋禾根。
    (或為予言:草木之長常在昧明間,早作而伺之,乃見其枝起數寸,竹筍尤甚。
    又夏秋之交,稻方含秀,黃昏月出,露珠起于其根,累累然忽自騰上,若有推之者,或入于莖心,或垂于葉端,稻乃秀實,驗之信然。

    312 《次韻吳傳正枯木歌》 宋·蘇軾

    天公水墨自奇絕,瘦竹枯松寫殘月。
    夢回疏影在東窗,驚怪霜枝連夜發。
    生成變壞一彈指,乃知造物初無物。
    古來畫師非俗士,妙想實與詩同出。

    313 《興龍節集英殿宴教坊詞致語口號》 宋·蘇軾

    臣聞帝武造周,已兆興王之跡;
    日符祚漢,實開受命之祥。
    非天私我有邦,惟圣乃作神主。
    仰止誕彌之慶,集於建丑之正。

    314 《送司勛子才丈赴梓州》 宋·蘇軾

    別日已苦迫,見日未可期。
    曷不惜此日,相從把酒卮。
    人生初甚樂,譬若枰上棋。
    縱橫聽汝手,聚散豈吾知。

    315 《再和曾仲錫荔支》 宋·蘇軾

    柳花著水萬浮萍,荔實周天兩歲星。
    (柳至易成,飛絮落水中,經宿即為浮萍。
    荔支至難長,二十四五年乃實。
    )本自玉肌非鵠浴,至今丹殼似猩刑。

    316 《故周茂叔先生濂溪(溪在廬山下·)》 宋·蘇軾

    世俗眩名實,至人疑有無。
    怒移水中蟹,愛及屋上烏。
    坐令此溪水,名與先生俱。
    先生本全德,廉退乃一隅。

    317 《寓言九首》 宋·王安石

    周公歌七月,耕稼乃王術。
    宣王追祖宗,考牧與宮室。
    甘棠能聽訟,召伯圣人匹。
    後生論常高,於世復何實。

    318 《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 宋·王安石

    誰謂九華遠,吾身未嘗檐。
    唱篇每起予,予口安能箝。
    憶在秋浦北,空江上新蟾。
    光潔寫一鏡,回環兩堤奩。

    319 《葛蘊作巫山高愛其飄逸因亦作兩篇》 宋·王安石

    巫山高,偃薄江水之滔滔。
    水於天下實至險,山亦起伏為波濤。
    其巔冥冥不可見,崖崖斗絕悲猿猱。
    赤楓青櫟生滿谷,山鬼白日樵人遭。

    320 《寄吳氏女子》 宋·王安石

    伯姬不見我,乃今始七齡。
    家書無虛月,豈異常歸寧。
    汝夫綴卿官,汝兒亦搢綎。
    兒已受師學,出藍而更青。

    * 關于實乃的詩詞 描寫實乃的詩詞 帶有實乃的詩詞 包含實乃的古詩詞(64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