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寶跡的詩詞(342首)

    281 《北京判府司徒侍中生日三十四韻》 宋·強至

    仁祖龍飛榜,宗工鳳舉春。
    爭先欣得雋,直上欲驚人。
    終賈年方妙,軻雄學已醇。
    紆朱光半刺,垂白慰偏親。

    282 《題惟晤師斑竹杖》 宋·強至

    蜀江濯錦含文漪,竹生江岸初綠滋。
    錦波一浸入竹肌,萬洗不落斑在皮。
    又聞淚點灑舜妃,遺跡漸染傳今時。
    搯不受爪滑可持,隱起高節無屈欹。

    283 《贈辟疆》 宋·強至

    人譏徐子跡飄零,我愛文章輔六經。
    大筆疑爭造化力,幽吟難遁鬼神形。
    良金縱毀剛無耗,寶劍雖埋氣自靈。
    進則皋夔退荀孟,莫容得喪擾中扃。

    284 《和樓志國范君武讀胡尉臨安所獲顏魯公書斷碑》 宋·強至

    書名唐世凡幾人,魯公運筆獨有神。
    當年一字百金直,異代儻獲宜爾珍。
    公嘗道直不容內,江湖出走刺史輪。
    東南揮翰落幾郡,在處巨跡刊堅珉。

    285 《再次前韻呈林郎中五首》 宋·陳造

    儀圖登俊煩玉音,何人望傾英俊林。
    比喜諸公挽此杰,正復寶鼎薦汾陰。
    楚珩趙璧希代寶,丹地紫閣五云深。
    論思調虞要無跡,安用夫人知格心。

    286 《嵩陽書院詩》 宋·李廌

    束發從政事,佩緩曳長裾。
    守令有民社,裂地皆分符。
    問之爾何由,必曰因業儒。
    自致或世賞,因儒升仕涂。

    287 《獨不見》 宋·曹勛

    獨不見,誰相憶。
    花影上珠簾,明月穿窗隙。
    翡翠暗無光,蒼苔點行跡。
    鸞鑒掛珊瑚,寶靨銷金碧。
    仿佛聞簫韶,夢想見顏色。
    為我報新人,好好承恩澤。
    君看后庭花,芳菲能幾日。

    288 《游云湖》 宋·胡寅

    衡湘久來往,眼到山輒對。
    愛山真自性,久看眼未礙。
    今朝渡石潭,蘭槳亂青帶。
    初升岸稍高,忽喜地更大。

    289 《劉侍郎見和再用韻》 宋·王之望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三千凈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跡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290 《送勾龍伯秋出幕守三榮得出字》 宋·李流謙

    雅故非今朝,兩門自金石。
    山頭墮淚碑,宰木共蕭瑟。
    幕府蓋寶府,球琳瑯玕璧。
    一一不可揀,於君況夙昔。

    291 《次韻雷知院觀音詩因敘家中銅像之詳》 宋·樓鑰

    鼻祖家住江東邊,推擇為吏心靜淵。
    朝朝趨邑過圮上,時見暗磧光煜然。
    平時奉佛心至謹,建立塔廟崇諸天。
    試令便介識所在,退公始得來其前。

    292 《跋李少裴修禊序》 宋·樓鑰

    蘭亭修禊就和中,群賢高會俱雍容。
    右軍作序亦寓耳,藁草乃致傳無窮。
    自言疑若有神助,他日屢書終不同。
    歷代傳寶在秘府,尤其甚者唐太宗。

    293 《趙路鈴挽詞》 宋·樓鑰

    蚤歲游金闕,霞冠拜紫宸。
    可堪天寶亂,及見會昌春。
    宛宛王孫態,飄飄物外身。
    靈光愴陳跡,遺老更何人。

    294 《跋汪季路所藏修禊序》 宋·樓鑰

    永和歲癸丑,群賢會蘭亭。
    流觴各賦詩,風流見丹青。
    右軍莫禊序,文采粲日星。
    選文乃見遺,至今恨昭明。

    295 《錢清王千里得王大令保母磚刻為賦長句》 宋·樓鑰

    書家千載稱蘭亭,蘭亭真跡藏昭陵。
    只今定本夸第一,貞觀臨寫鐫瑤瓊。
    黃閍岡下得寶墨,古人燒磚堅於石。
    大令親書保母銘,況是當時晉人刻。

    296 《和徐志父道中池亭獨游之什二首》 宋·廖行之

    炎風勃勃觸輕衫,何事驅塵未解驂。
    清我一泓能湛湛,洗渠變耳任喃喃。
    方從君子歡相愛,未信樵夫笑不談。
    他日通泉訪陳跡,光芒寶劍與天參。

    297 《送隱靜恭老》 宋·虞儔

    妙喜老人骨應槁,明月堂空跡如掃。
    叢林耆舊半消磨,砥柱頹波馀此老。
    五峰深處開道場,道價重於連城寶。
    我蓋知各二十年,長恨識師之不早。

    298 《挽宋柳州綬》 宋·趙蕃

    少陵在大歷,涪翁在元佑。
    相去幾百載,合若出一手。
    流傳到徐洪,繼起鳴江右。
    遂令風雅作,千載亡遺究。

    299 《送馮傳之》 宋·葉適

    我乞來荊州,足未曾出門。
    明明楚漢跡,莽莽風塵昏。
    茲復罷著書,梵譯專討論。
    頹然對白法,諸有不得存。

    300 《同知樞密程公挽章二首》 宋·曹彥約

    憶昔都城會,論交戊午班。
    故書雖絕跡,晚景自貪閑。
    契闊形骸外,參差出處間。
    重來風作惡,黯淡寶蓮山。

    * 關于寶跡的詩詞 描寫寶跡的詩詞 帶有寶跡的詩詞 包含寶跡的古詩詞(3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