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寶山的詩詞(78首)

    61 《阻風累日泊寶積山下》 宋·張耒

    系船淮北雨如軸,系船淮南風斷橋。
    客行有期日月疾,歲事欲晚霰雪驕。
    山根浪頭作雷吼,縮手敢試舟師篙。
    不用燃犀照幽怪,要須拔劍斷長蛟。

    62 《淮上阻風步入寶積山訪長老》 宋·張耒

    少年飄泊歸淮東,道人住庵何處峰。
    知有招提煙水外,雪云山路倒杉松。

    63 《宿寶泉山慧日寺》 宋·賀鑄

    日入不遑息,驅車更之東。
    回蹊出蒙密,解袂迎長風。
    風從何許來,歷歷江南鐘。
    頓轡阿蘭若,虛庭月正中。

    64 《登烏江寶泉寺南山望金陵作》 宋·賀鑄

    我愛金陵望不厭,獨尋微逕躡晴嵐。
    柔桑淺草三月尾,踴塔飛樓一水南。
    苒苒流云牽仿像,遲遲艷日助醺酣。
    何須拊手歌桃葉,已覺王郎思不堪。

    65 《題李公麟山莊圖其十八寶華巖》 宋·蘇轍

    團團寶華巖,重重蔭珍木。
    歸來得商鼎,試鬻溪邊綠。

    66 《題山水圖為寶林衍上人作》 明·劉基

    雨過秋山日欲暾,白云如雪擁山根。
    高松浥露和煙冷,迸水穿沙出谷渾。
    擬向蘿陰緣石徑,卻尋花片入桃源。
    畫圖應有通神處,他日相從子細論。

    67 《寶干山茶》 宋·李廌

    山茶乃凡木,寶干始為奇。
    婉雅瑞荷花,扶疏連理枝。
    傾心相爾汝,和氣生怡怡。
    清陰亦可愛,惡木正離披。

    68 《游雁蕩山八首·寶冠寺》 宋·徐照

    寺基低且狹,半被石巖分。
    水響常如雨,林寒忽聚云。
    空房人暫宿,半夜雁初聞。
    此處能通蕩,僧家卻不云。

    69 《侍飲寶子山游忠武侯祠》 宋·程公許

    一郡最高處,元戎領客游。
    云根棲萬井,城角帶雙流。
    日薄樓臺暝,風悲鼓角秋。
    臥龍千古恨,煙靄隔神州。

    70 《同家德清侍尚書楊寶學山行先過上巖文書家諧》 宋·程公許

    鶴書杳杏上巖云,錦里安車忽暮曛。
    二際久當為世瑞,一夔留與護香蕓。
    中春澗壑晴如暝,亭午松蘿氣自薰。
    倚檻欲歌招隱賦,客塵痼我不成文。

    71 《趙伯山寶煉帖贊》 宋·岳珂

    以公姓之麟定,執登壇這牛耳。
    即信厚以為俊奇,蓋一家之自為體。
    以道對時,居夷何愧。
    此鑒堂之所以處己,而予察之于此。

    72 《和徐意一韻贈寶積中空山》 宋·李昴英

    道是空山卻有渠,原來有有亦無無。
    若能空到真空處,萬斛塵埃著碓夫。

    73 《妙覺山用老溪寶葉二僧韻》 宋·胡仲弓

    登山無杖策,元不事依憑。
    斜照空林影,行云礙石棱。
    鳥啼悲宿草,猿飲掛枯藤。
    曾著高僧住,何人為續燈。

    74 《妙覺山用老溪寶葉二僧韻》 宋·胡仲弓

    庵居天半壁,古道擬山陰。
    風勁松須落,石高泉眼深。
    鐘聲清嶂合,幡腳翠嵐侵。
    二妙堪名世,詩人曾賞音。

    75 《滿庭芳 文山七寶會眾*庵告名,因而示詞 洞》 元·馬鈺

    七寶庵中,三清門里,全真堂建相當。
    東西廊舍,堪可做云房。
    鑿石名為丹井,水甘美、有若瓊漿。
    玄玄處,修真環堵,幽雅念,不尋常。

    76 《示寶頭陀之徑山打鐘》 宋·釋紹曇

    勞生夢寐分途轍,深省一聲何處發。
    客系楓林半夜舟,僧敲煙寺黃昏月。
    爭似凌霄峰頂頭,怒鯨吼徹千林秋。
    飽噇眠漢不知曉,有眼如盲還聽否。
    我儂會得無聞性,說與頭陀終不信。
    不信試歸撞擊看,風遞落花山意寒。

    77 《雁山紀游七首·寶完靈云二寺》 宋·薛嵎

    夜鐘寥閴遠相聞,古佛青山自結鄰。
    片石掛空平可渡,兩峰侵漢立如人。
    云歸蕩頂無多路,僧住巖根老此身。
    為憶龍湫重回首,。
    來看瀑布獨逡巡。

    78 《題云黃山寶林寺》 宋·喻良能

    彌勒下生地,溪山秀且長。
    蕭蕭雙樹碧,冉冉片云黃。
    曉日觚棱凈,西風松桂香。
    十年疏杖屨,玉石耿難忘。

    * 關于寶山的詩詞 描寫寶山的詩詞 帶有寶山的詩詞 包含寶山的古詩詞(7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