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宜稱的詩詞(424首)
341
《又省衣》 宋·張繼先
衣服貴適宜,多裘與夏葛。
眷茲修行人,初不事精潔。
輕紗并麗帛,樣新價亦別。
每縑數千錢,拙工亂裁截。
些小未稱身,中心已不悅。
曾知有貧者,冬夏皆皮裂。
343
《和王應夫見貽六首》 宋·曹勛
大方今始只無隅,明月珊瑚袖手攄。
愧甚許提圯上履,喜於親授活人書。
風神峙玉藏純白,議論昂霄到古初。
內顧斐然知不稱,只宜歸隱自扶鋤。
344
《送子芬年家之官越上》 宋·曹勛
清潤豐姿玉不瑕,篇章典重見詞華。
韜鈐小試諸侯幕,事業共稱丞相家。
蓬閣晝長宜笑詠,山陰春早已鶯花。
鳳池自是風流在,行見金門帽帶斜。
347
《又和錦阜登高》 宋·胡寅
久廢危亭也待時,俄然榱棟出鎡基。
已應氣象軒城表,更覺登臨冠海湄。
萬里秋風宜落帽,四并高會稱傳卮。
幽人但把東籬菊,坐看南山久未移。
348
《挽王教授子節父》 宋·王之望
采衣方喜奉安輿,丹旐俄驚返故居。
已作善人稱里闬,固宜陰德大門閭。
悟超庭柏心無礙,香茁階蘭慶有余。
哀挽一聲寒日外,蕭蕭風樹鎖郊墟。
349
《送趙有翼監丞造朝供職》 宋·曾協
君侯昂然百夫雄,近之和氣如春風。
揚眉高論多折衷,眾人斂衽稱名通。
發為詩章燦璧琮,氣豪筆健敏且工。
口占欲使十手供,春云容與朝霞烘。
350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351
《虱嘆》 宋·李流謙
得生固么陋,宅體仍穢卑。
巢穴我襟裾,食飲吾膚肌。
毒比蚤蚊熾,類兼蚋蟻微。
陰幽巧相傳,不知來何時。
353
《王大卿挽詞》 宋·樓鑰
麾節東南半,澄清冠一時。
權輿周翰傳,頂踵阜陵知。
自謂二宜去,人稱三不欺。
卷懷終未盡,流慶稱家兒。
354
《送王粹中教授入蜀》 宋·樓鑰
萬山四塞圍平陸,大為關中次為蜀。
我生東南未曾到,蜀士游從聞頗熟。
自從襄陽上峻途,高欲登天下臨谷。
女媧大山塞空虛,麻線名堆千萬曲。
355
《送陳進道倅三山》 宋·樓鑰
陳侯少有場屋聲,歲在壬午聯薦名。
晚年倦游安里居,君亦懷綬歸家庭。
齊年連煙更同社,臭味相與如弟兄。
一朝話別欲遠去,洗盞更酌歌渭城。
357
《送宣宗禹保寧事掌書記》 宋·樓鑰
宣之為姓世所稀,暇日試為君家推。
宋之宣公舍與夷,子孫相承此為基。
或云出自魯宣伯,元和姓纂言則非。
西京功臣虎與義,侯封累世皆宗枝。
358
《次韻黃文叔正言送日鑄茶》 宋·樓鑰
古人養老食而酳,后人既飽須啜茗。
唐稱陽羨顧渚茶,惠建之名猶未省。
小團花{左革右夸}矞云龍,競巧爭妍動天聽。
要之造化生萬物,甘苦酸鹽適其性。
* 關于宜稱的詩詞 描寫宜稱的詩詞 帶有宜稱的詩詞 包含宜稱的古詩詞(424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