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宜應的詩詞(861首)

    501 《送白都官歸長安》 宋·司馬光

    丈夫那肯浪低眉,薄宦空添鬢里絲。
    瀘水歸來山浩蕩,都門辭去菊離披。
    黃雞白酒五陵樂,杜曲樊川九谷宜。
    復見夫君行直道,空峒氣俗未應衰。

    502 《和吳沖卿三哀詩》 宋·司馬光

    天生千萬人,中有一俊杰。
    奈何喪三賢,前后纏期月。
    鄰幾任天資,浮飾恥澡刷。
    朝市等山林,衣冠同布褐。

    503 《秋雨霽倏聞宗圣案伎應這飲酒詩呈宜甫》 宋·司馬光

    寒風細雨未晴天,密似輕塵薄似煙。
    一室獨吟圖史亂,四鄰高會綺羅鮮。
    雁飛斜柱弦隨指,蟹蘆新螯酒滿船。
    自笑不歌仍不飲,昏昏只解枕肱眠。

    504 《采桑子·天容水色西湖好》 宋·歐陽修

    天容水色西湖好
    云物俱鮮
    鷗鷺閑眠
    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
    一片瓊田
    誰羨驂鸞
    人在舟中便是仙

    505 《洛陽牡丹圖》 宋·歐陽修

    洛陽地脈花最宜,牡丹尤為天下奇。
    我昔所記數十種,於今十年半忘之。
    開圖若見故人面,其間數種昔未窺。
    客言近歲花特異,往往變出呈新枝。

    506 《詠雪》 宋·歐陽修

    至日陽初復,豐年瑞遽臻。
    飄颻初未積,散漫忽無垠。
    萬木青煙滅,千門白晝新。
    往來沖更合,高下著何勻。

    507 《滄浪亭》 宋·歐陽修

    子美寄我滄浪吟,邀我共作滄浪篇。
    滄浪有景不可到,使我東望心悠然。
    荒灣野水氣象古,高林翠阜相回環。
    新篁抽筍添夏影,老◇亂發爭春妍。

    508 《定力院七葉木》 宋·歐陽修

    伊洛多佳木,沙羅舊得名。
    常於佛家見,宜在月宮生。
    扣砌陰鋪靜,虛堂子落聲。
    夜風疑雨過,朝露炫霞明。
    車馬王都盛,樓臺梵宇閎。
    惟應靜者樂,時聽野禽鳴。

    509 《獲麟贈姚辟先輩》 宋·歐陽修

    世已無孔子,獲麟意誰知。
    我嘗為之說,聞者未免非。
    而子獨曰然,有如塤應篪。
    惟麟不為瑞,其意乃可推。

    510 《寄生槐》 宋·歐陽修

    檜惟凌云材,槐實凡木賤。
    奈何柔脆質,累此孤高干。
    龍鱗老蒼蒼,鼠耳光粲粲。
    因緣初莫原,感吒徒自嘆。

    511 《寄題劉著作羲叟家園效圣俞體》 宋·歐陽修

    嘉子治新園,乃在太行谷。
    山高地苦寒,當樹所宜木。
    群花媚春陽,開落一何速。
    凜凜心節奇,惟應松與竹。

    512 《玉津晚歸馬上》 宋·賀鑄

    落日南城陌,東風禁火時。
    醉醒皆自得,單袷正相宜。
    綠樹侵高閣,繁花灑曲池。
    未應判節物,可奈故園思。

    513 《贈張先生》 宋·范仲淹

    應是少微星,又云嚴君平。
    浩歌七十馀,未嘗識戈兵。
    康寧福已大,清靜道自生,邈與神仙期,不犯寵辱驚。

    514 《送河東提刑張太博》 宋·范仲淹

    憶守姑蘇日,見君已驚人。
    翩翩幕中畫,落落席上珍。
    強記及敏力,一一精如神。
    洎余領西帥,密與羌夏鄰。

    515 《寄題孫氏碧鮮亭》 宋·范仲淹

    天地何風流,復生王子猷。
    黃金買碧鮮,綠玉排清秋。
    非木亦非草,東君歲寒實。
    耿耿金石性,雪霜不能老。

    516 《病中》 宋·林逋

    坐釣行樵那不倦,尋云看月亦應勞。
    煩襟入夜權宜減,瘦格乘秋斗頓高。
    猿下任窺煎藥鼎,客來慵動碾茶槽。
    床頭臥架直閑卻,免有情戮揭悼騷。

    517 《滿庭芳·彭郡宗盟》 宋·無名氏

    彭郡宗盟,屏山德裔,儒科聞望流傳。
    不貪世祿,雁塔占先登。
    錦繡文章瑞彩,若披云、快睹青天。
    稱觴日,蓂留四葉,葵菽正宜烹。

    518 《臨江仙·漏出春光三四朵》 宋·無名氏

    漏出春光三四朵,冰肌玉骨偏宜。
    乍開應笑百花遲。
    將軍曾止渴,畫角已先知。
    素艷不容蜂蝶采,清香自有人知。
    而今雖被霜雪欺。
    和羹終待手,金鼎自逢時。

    519 《最高樓·梅花好》 宋·無名氏

    梅花好,千萬君須愛。
    比杏兼桃猶百倍。
    分明學得嫦娥樣,不施朱粉天然態。
    蟾宮里,銀河畔,風霜耐。

    520 《慶清朝·節過重三》 宋·無名氏

    節過重三,日逢四六,真賢應昴初生。
    元來鼻祖,降瑞應長庚。
    今喜重逢舊事,固宜依舊復青氈。
    果然是、雙雕一箭,雁塔書名。

    * 關于宜應的詩詞 描寫宜應的詩詞 帶有宜應的詩詞 包含宜應的古詩詞(86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