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石坐小橋,臨流俯清泚。松聲與禽聲,可以醒吾耳。
歸來閑未久,老去役何堪。未遠蜀天北,又之湘水南。奔馳緣未足,辛苦分當甘。徒羨林泉適,長年任住庵。
八年不見此山青,一見殊增老眼明。鬢發已從霜露改,翠屏只在水天橫。纖塵不染皆秋色,久間相於若世情。朝爽夕佳常領略,去來爭似釣舟輕。
勝地古陽羨,清才今長官。能令三害遠,坐使四民安。勿謂時無幾,仍防弊有端。做成循吏樣,傅與世人看。
去接鴛行侶,猶憐鶴發翁。連翩致嘉實,多旨薦清空。往見孤成約,酬知有樸忠。金張業爾耳,相閥自清風。
憶我南湖老,循王又有孫。新升陽羨郡,改觀大成門。官異吏曹冗,士知師道尊。諸生果成服,此事要深論。
客里仍驚奔,南走荊溪上。系船樓前樹,偶接丈人行。茲惟天下士,抱負不可狀。而今年七十,面睟背益盎。
溪閣小亭樂有馀,分攜萬里意何如,卻憐倦鳥投林后,尚及棲鸞振翼初。發白相看無可奈,眼青如舊未應收。熟聞陽羨佳山水,會許扁舟問所居。
陽羨溪頭蟹正肥,三年客盡拂征衣。一川秋色背人去,滿路黃花迎子歸。未用解裝榮故里,少須通籍扣天扉。紅妝莫作離凰怨,自有鵷鶵接翅飛。
江亭感秋至,蘭徑悲露泫。粳稻秀晚川,杉松郁晴巘.嗟予有林壑,茲夕念原衍。綠筱連嶺多,青莎近溪淺。
門前峴山近,無路可登陟。徒愛峴山高,仰之常嘆息。不如松與桂,生在重巖側。
唐詩三百首寫人傷懷
風凄日薄鬢毛新,歲歲年年樂此辰。多少昔賢留賦詠,大都九日稱清貧。甕頭無酒心仍醉,籬下看山意愈真。自采黃花供陶謝,邇來嘉興屬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