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宛黃的詩詞(249首)

    81 《擬行路難十八首》 南北朝·鮑照

    奉君金巵之美酒,瑇瑁玉匣之雕琴。
    七彩芙蓉之羽帳,九華蒲萄之錦衾。
    紅顏零落歲將暮,寒光宛轉時欲沉。
    愿君裁悲且減思,聽我扺節行路吟。

    感慨人生

    82 《訴衷情(和俞秀老鶴詞·五之一)》 宋·王安石

    常時黃色見眉間。
    松桂我同攀。
    每言天上辛苦,不肯餌金丹。
    憐水靜,愛云閑。
    便忘還。
    高歌一曲,巖谷迤邐,宛似商山。

    83 《南鄉子·端午》 宋·李之儀

    小雨濕黃昏。
    重午佳辰獨掩門。
    巢燕引雛渾去盡,銷魂。
    空向梁間覓宿痕。
    客舍宛如村。
    好事無人載一樽。
    唯有鶯聲知此恨,殷勤。
    恰似當時枕上聞。

    端午節孤獨

    84 《攤破浣溪沙》 宋·賀鑄

    曲磴斜闌出翠微。
    西州回首思依依。
    風物宛然長在眼,只人非。
    綠樹隔巢黃鳥并,滄洲帶雨白鷗飛。
    多謝子規啼勸我,不如歸。

    85 《念彩云(夜游宮)》 宋·賀鑄

    流水蒼山帶廓。
    尋塵跡、宛然如昨。
    猶記黃花攜手約。
    誤重來,小庭花,空自落。
    不怨蘭情薄。
    可憐許、彩云漂泊。
    紫燕西飛書漫托。
    碧城中,幾青樓,垂畫幕。

    86 《念奴嬌》 宋·朱敦儒

    晚涼可愛,是黃昏人靜,風生萍葉。
    誰做秋聲穿細柳,初聽寒蟬凄切。
    旋采芙蓉,重熏沈水,暗里香交徹。
    拂開冰簟,小床獨臥明月。

    87 《酒泉子》 宋·曹勛

    霜護云低,竹外斜枝初璀璨,仙風吹墮玉鈿新。
    度清芬。
    嘆寒冰艷了無塵。
    不占紛紛桃李徑,一庭疏影冷搖春。

    春天踏青寫景

    88 《畫堂春(即席)》 宋·仲并

    溪邊風物已春分。
    畫堂煙雨黃昏。
    水沉一縷裊爐薰。
    盡醉芳尊。
    舞袖飄搖回雪,歌喉宛轉留云。
    人間能得幾回聞。
    丞相休嗔。

    89 《減字木蘭花(贈摘阮者)》 宋·趙彥端

    四弦續續。
    山水依然關塞足。
    天上新聲。
    謫墮人間得自名。
    清歌宛轉。
    彈向指間依舊見。
    滿眼春風。
    不覺黃梅細雨中。

    90 《齊天樂(三榮人日游龍洞作)》 宋·陸游

    客中隨處閑消悶,來尋嘯臺龍岫。
    路斂春泥,山開翠霧,行樂年年依舊。
    天工妙手。
    放輕綠萱牙,淡黃楊柳。

    古詩三百首紀游喜悅

    91 《水調歌頭(癸卿九月十五日壽朱元晦)》 宋·陳亮

    人物從來少,籬菊為誰黃。
    去年今日,倚樓還是聽行藏。
    未覺霜風無賴,好在月華如水,心事楚天長。
    講論參洙泗,杯酒到虞唐。

    婉約閨怨思念

    92 《謁金門(宣城鹿鳴宴)》 宋·吳泳

    將進酒。
    吹起黃鐘清調。
    手按玉笙寒尚峭。
    隴梅春已透。
    藍染溪光綠皺。
    花簇馬蹄紅斗。
    盡使宛陵人說道。
    狀元今歲又。

    93 《賀新郎(賦西峰)》 宋·葛長庚

    風送寒蟾影。
    望銀河、一輪皎潔,宛如金餅。
    料得故人千里共,使我寸心耿耿。
    渾無奈、天長夜永。

    94 《大酺(牡丹)》 宋·趙以夫

    正綠陰濃,鶯聲懶,庭院寒輕煙薄。
    天然花富貴,逞夭紅殷紫,疊葩重萼。
    醉艷酣春,妍姿浥露,翠羽輕明如削。
    檀心鴉黃嫩,似離情愁緒,萬絲交錯。

    95 《洞仙歌》 宋·姚云文

    燕窠香濕,誤天涯芳信。
    社近陰晴未前定。
    聽鶯簧宛轉,似羽疑宮,歌未斷,落落舊愁都醒。
    疏狂追少日,杜曲樊樓,拚把黃金買春恨。

    96 《水龍吟(壽李尚書)》 宋·程必

    道家弱水蓬萊,鯨波萬里誰知得。
    人間自有,南昌居士,仙風道骨。
    詩似白星,貌如聃老,風塵挺出。
    向謫仙家里,滕王閣畔,飄玉佩、下丹闕。

    97 《綺懷十六首》 清·黃景仁

    楚楚腰肢掌上輕,得人憐處最分明。
    千圍步障難藏艷,百合葳蕤不鎖情。
    朱鳥窗前眉欲語,紫姑乩畔目將成。
    玉鉤初放釵初墮,第一銷魂是此聲。

    古詩三百首愛國壯志

    98 《蘇武傳(節選)》 兩漢·班固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為郎,稍遷至栘中廄監。
    時漢連伐胡,數通使相窺觀。
    匈奴留漢使郭吉、路充國等前后十余輩,匈奴使來,漢亦留之以相當。
    天漢元年,且鞮侯單于初立,恐漢襲之,乃曰:「漢天子我丈人行也。

    高中文言文傳記贊美寫人

    99 《玉臺新詠序》 南北朝·徐陵

    夫凌云概日,由余之所未窺;千門萬戶,張衡之所曾賦。
    周王璧臺之上,漢帝金屋之中,玉樹以珊瑚為枝,珠簾以玳瑁為匣。
    其中有麗人焉。
    其人也:五陵豪族,充選掖庭;四姓良家,馳名永巷。

    詠物寫鳥思鄉

    100 《送監丞家同年守簡池三十韻》 宋·洪咨夔

    去年為君來,明廷峙鸞鵠。
    今年為親歸,蠶市苦思蜀。
    扶輿出修門,萬里宛在目。
    大江六月寒,風飽帆數幅。

    送別思親

    * 關于宛黃的詩詞 描寫宛黃的詩詞 帶有宛黃的詩詞 包含宛黃的古詩詞(24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