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宛轉色的詩詞(102首)
61
《題畫》 明·李東陽
風林不定驚枝裊,上有修翎兩山鳥。
溪邊獨鷺短絲垂,影落晴波秋渺渺。
鴛鴦鸂鶒似爭春,錦毛繡翼相鮮新。
寒烏數點寂相背,頗學山翁避貴人。
62
《耳耳》 宋·柯芝
耳耳非佳語,陸陸難為顏。
我生胡不淑,多戚長鮮歡。
搖落復已綠,春風滿江干。
最靈起予興,欲言骨肉酸。
63
《千頃山》 宋·章槱
欲為龍池游,束裝戒蓐食。
雞鳴天未曙,呼兒重蠟屐。
瀠洄溯寒溪,砍犖疲亂石。
迢迢萬丈嶺,宛轉蒼龍脊。
65
《金陵社集詩》 明·梅蕃祚
山翠重重傍湖起,北柳南楊映湖水。
水態秋來錦不如,宛轉荷花三十里。
底用花開十丈長,繞堤無處不聞香。
葉密花深難辨色,紅衣綠羽斗鴛鴦。
66
《玄寧夜集贈張子言》 明·吳子孝
我不能奮身霄漢攀蛟龍,手攬日月登玄宮。
揚帆浩溟泛滄海,玉芝若木空相待。
燕京骯臟誰與憐,拜趨公府心欲穿。
桂薪玉粟猶爭煬,羸馬青衫愁著鞭。
69
《十月一日浮橋成以故事宴客凌云》 宋·陸游
陰風吹雨白晝昏,誰掃云霧升朝暾?三江水縮獻洲渚,九頂秀色欲塞門。
西山下竹十萬個,江面便可馳車轅。
巷無居人亦何怪,釋耒來看空山村。
竹枝宛轉秋猿苦,桑落瀲灩春泉渾。
71
《喜雪二首》 宋·曾鞏
雜雨零初急,因風灑更狂。
英華傾月窟,光氣瀉天滿。
宛轉花飛密,紆余舞熊長。
化材隨大小,成器任圓方。
72
《雹》 宋·曾鞏
窮谷結時雷已動,荒臺看處雪猶埋。
崩騰沙靂乘風下,宛轉珠璣壓雨來。
已激山聲如駭浪,更回天色似寒灰。
何繇得見晴輝上,愁放昏昏睡眼開。
73
《雞冠后庭花同賦》 宋·項安世
長日雞冠短后庭,倚風邪佇不勝情。
宋宗窗畔親曾識,陳氏宮中舊得名。
尚想蹁躚啼曉意,猶疑宛轉隔江聲。
恓惶借與非常色,染出猩紅特地明。
74
《次沈商卿見懷韻》 宋·章甫
歌喉宛轉變鳴禽,載酒曾同花下吟。
寒潮不應宿漁浦,挑燈還憶夜深語。
十載故人誰似君,便擬卜鄰桑柘村。
青錢未辦歸期遠,滿目青山空秀婉。
76
《禪人并化主寫真求贊》 宋·釋正覺
口闊鼻隆,神靜心空。
雪蘆岸稜遠,水天秋色同。
夜寒北斗垂金柄,月落西山藏玉弓。
真機宛轉,幻住圓融。
古佛自然界交露柱,翻手覆手看變通。
78
《虞美人草》 宋·舒岳祥
咸陽一炎燒天戲,重瞳將軍帝業空。
欲據彭城作盟主,漢王隨手定關中。
垓下楚歌聞太晚,帳前驚起途已窮。
當時楚士盡漢歸,只有戰兮心不離。
79
《上林賦》 兩漢·司馬相如
亡是公聽然而笑曰:“楚則失矣,而齊亦未為得也。
夫使諸侯納貢者,非為財幣,所以述職也。
封疆畫界者,非為守御,所以禁淫也。
今齊列為東藩,而外私肅慎,捐國逾限,越海而田,其于義固未可也。
寫景敘事
* 關于宛轉色的詩詞 描寫宛轉色的詩詞 帶有宛轉色的詩詞 包含宛轉色的古詩詞(102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