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宛引的詩詞(86首)
62
《琴枕》 宋·蘇軾
清眸作金徽,素齒為玉軫。
響泉竟何用,金帶常苦窘。
斕斑漬珠淚,宛轉堆云鬒。
君若安七弦,應彈卓氏引。
63
《孫景赴懷寧尉》 宋·宋祁
一行為吏日,千里背淮人。
蘭助朝昏膳,絲垂宛轉綸。
云容侵驛曉,江熊引帆春。
靜治龍舒邑,氂生盜向秦。
69
《姑蘇雜詠 圣姑廟》 明·高啟
湖心涌出黿頭山,白波翠島非人寰。
清虛宜作水仙府,鱗堂荷屋居其間。
淵都群靈孰為主,煙鬢翛然一神女。
柔姿誰敢狎相親,笑叱鼉龍起雷雨。
71
《后溪晚步》 宋·文同
陰陰芳樹暗回堤,路入蒙籠轉野溪。
澤雉應媒高復下,林鴉引子曷還啼。
青蒲宛宛全淹水,紫筍斑斑半出泥。
倚杖風前感時節,亂煙斜日一蟬嘶。
73
《雪詠》 宋·曾鞏
雪花好潔白,不待詠說知。
區區取相似,今古同一辭。
薛能比眾作,小去筆墨畦。
誰能出千載,為雪立傳碑。
74
《寄王介卿》 宋·曾鞏
憶昨走京塵,衡門始相識。
疏簾掛秋日,客庖留共食。
紛紛說古今,洞不置藩域。
有司甄棟干,度量棄樗櫟。
75
《不見》 宋·黃公度
碧湘幽夢秋帷冷,玉滴宵壺聲耿耿。
平生不作等閑愁,風月故人長引領。
青樓花開歡正新,當時握手欲留春。
樓空花落春竟去,惟有紗窗鎖暗塵。
風流回首年華晚,愁與宮眉添宛轉。
不堪翠袖裛殘香,六曲屏山為誰展。
77
《瘦馬》 宋·鄭獬
瘦馬如束薪,寒沙粘綠發。
我非九方皋,謂有大宛骨。
渴引寒泉飲,饑翦青芻秣。
如何得甘豢,輒爾事蹄齧。
78
《吳山井》 宋·樓鑰
錢塘東南一都會,西湖宛在高城外。
鑿為六井引入城,唐相鄴侯功尚在。
吳山橫亙城中央,左右江湖盡襟帶。
寒泉迸溢清且甘,發自靈源匪分派。
* 關于宛引的詩詞 描寫宛引的詩詞 帶有宛引的詩詞 包含宛引的古詩詞(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