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定趨的詩詞(176首)

    81 《北園送關簡州分得古字》 宋·鄭伯熊

    我歌白云篇,送君水云浦。
    歌罷水云寒,佇立聽鳴艫。
    江湖昔在手,短蓑釣煙雨。
    軒裳誤羈馽,濫趨群玉府。

    82 《送華山隱歸西湖故居》 元·王士熙

    方士求仙入滄海,十二城樓定何在?金銅移盤露滿天,琪樹離離人不采。
    軒轅高拱圣明居,群仙真人左右趨。
    青牛谷口迎紫氣,白鶴洞中傳素書。
    珊珊鳴佩星辰遠,寂寂珠庭云霧虛。

    83 《篆冢歌(有序)》 元·錢惟善

    包羲卦畫龜龍出,頡俑造書鬼夜泣。
    俯觀鳥獸迒蹄跡,依類象形文字立。
    以迄五代咸東封,改易殊體靡有同。
    周官保氏教國子,六書大義開群蒙。

    84 《長干寶塔放光偈》 明·等慈潤公

    戊午孟冬丙辰朔,長干塔下聞天樂。
    洪公大建華嚴期,賢圣粉紜齊赴約。
    百千善信云從龍,遐邇資糧川就壑。
    眾香縹緲煙嵐浮,萬燭煒煌星斗錯。

    85 《九日喜家人寄書至秉常相過問慰與之共飲至醉》 明·郭登

    逐客世多違,浮生自堪悼。
    塵容絕媚嫵,褊性復昏髦。
    讀書雖不多,力學苦欲到。
    矜愚何足計,見善誠所好。

    86 《寄傲園小景十幅仿盧鴻一草堂圖詩自題(十首》 明·劉玨

    籠鵝閣誰知軒后閣,宛在水之濆。
    牖外樹交合,階前萍即分。
    鳥窺書影靜,魚伺墨波勤。
    豈有山陰帖,人言此右軍。

    87 《張烈婦》 明·陸師道

    抱璧置泥涂,皎然質不泯。
    菖蒲九節花,雖死常流芬。
    十三學裁衣,十六誦詩書。
    十七婦道成,十八為君妻。

    88 《過海羅漢應供圖》 明·蒲庵禪師

    大士受齋龍伯宮,長驅蛟鱷爭先雄。
    舳艫蔽天不敢渡,冰夷伐鼓洪濤舂。
    騰身何來歷汗漫,無乃變幻多神通。
    兩僧后顧冰雪容,浮蕉近隨赤鯇公。

    89 《周玄初祈晴詩》 明·孫蕡

    江南仙山天下無,峰巒屹立龍虎都。
    赤城嵯峨敞靈區,中天秀色光盤紆。
    紫極曲密交綺疏,郁蕭彌羅玉渠渠。
    宸嚴中高天帝居,璇題丹篆雙蛟扶。

    90 《題義方書舍》 明·王紱

    我昔童丱時,蒙養絕浮靡。
    朝夕常趨庭,頗解學詩禮。
    奈何才弱冠,早已失怙恃。
    徒懷風木悲,沒齒殊未已。

    91 《國賓黃先生之官義烏主簿賦詩奉贈》 明·王祎

    黃君古君子,制行粹且夷。
    恂恂美儀矩,藹藹贍文辭。
    峨冠映長鬛,大布以為衣。
    去歲應辟舉,來自盱江湄。

    92 《送安南使還國應制》 明·王彝

    帝德如天四海同,卉裳相率向華風。
    稱藩特奉龍函表,偃武仍包虎韔弓。
    貢自炎方歸域內,心先流水到江東。
    路經日出知天大,城與山蟠見地雄。

    93 《丁孝子詩》 明·烏斯道

    丁鶴年,精誠之心上達九天。
    丁鶴年,精誠之心下達九泉。
    先翁曾長武昌縣,死葬山中厄兵變。
    山中父老懷甘棠,修筑堂封自相勸。

    94 《半生行》 明·鄭琰

    刺促復刺促,哀歌不成曲。
    試聽征人歌一聲,切切烏烏淚相續。
    吾祖卜地三山麓,世業繁華稱鼎族。
    七葉盛文儒,八代承章服。

    95 《胡居士臥病遺米因贈人》 唐·王維

    了觀四大因。
    根性何所有。
    妄計茍不生。
    是身孰休咎。

    96 《蟠龍瀑布》 宋·陸游

    遠望紛珠纓,近觀轉雷霆。
    人言水出奇,意使行人驚。
    人驚我何得,定非水之情。
    水亦有何情,因物以賦形;處高勢趨下,豈樂與石爭。
    退之亦隘人,強言不平鳴。
    古來賢達士,初亦愿躬耕,意氣或感激,邂逅成功名。

    97 《化成院》 宋·陸游

    翠圍至化成,七里幾千盤,肩輿掀濘淖,嘆息行路難。
    緣坡忽入谷,蜒蜿蒼龍蟠。
    孤塔插空起,雙柟當夏寒。
    飛屐到上方,漸覺所見寬。

    98 《高沙道中》 宋·文天祥

    三月初五日,索馬平山邊。
    疾馳趨高沙,如走阪上圓。
    夜行二百里,望望無人煙。
    迷途呼不應,如在盤中旋。

    99 《和丞相晨謁書所見》 宋·宋祁

    北闕天深報漏遲,臺鸞雍鷺共逶迤。
    廷風細引趨班佩,宮日遙烘簇仗旗。
    侍史有香來洞案,直郎無奏伏丹墀。
    殊鄰競獻朝正玉,定是東風入律時。

    100 《順祀詩》 宋·宋祁

    孰順其祀,明明天子。
    天子謙讓,詔群臣其議。
    惟章獻、章懿,遂祔先帝。
    宜索而典,而古而今。

    * 關于定趨的詩詞 描寫定趨的詩詞 帶有定趨的詩詞 包含定趨的古詩詞(176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