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定論的詩詞(583首)

    161 《玉團兒(用周美成韻)》 宋·盧炳

    綠云慢綰新梳束。
    這標致、諸余不俗。
    邂逅相逢,情懷雅合,全似深熟。
    耳邊笑語論心曲。
    把不定、紅生臉肉。
    若得同歡,共伊偕老,心事忒足。

    162 《賀新郎(游西湖和李微之校勘)》 宋·吳泳

    一片湖光凈。
    被游人、撐船刺破,寶菱花鏡。
    和靖不來東坡去,欠了騷人逸韻。
    但翠葆、玉釵橫鬢。

    163 《沁園春(壽)》 宋·黃機

    六月云初,人爭議公,公無阻傷。
    記傳飛急羽,舟還海道,彌漫白水,路入沙場。
    萬姓三軍,倚公為命,法有逗遛公自當。
    君還信,似崔嵬砥柱,屹立瞿塘。

    164 《沁園春(和吳尚書叔永)》 宋·劉克莊

    我所思兮,延陵季子,別來九春。
    笑是非浮論,白衣蒼狗,文章定價,秋月華星。
    獨步岷峨,后身坡潁,何必荀家有二仁。
    中朝里,看叔兮袞斧,伯也絲綸。

    敘事地名贊美

    165 《賀新涼(次拙逸劉直孺維揚客中賀新涼韻)》 宋·張榘

    襟度天為侶。
    價平生、放浪江湖,浮云行住。
    倒挽峽流歸筆底,袞袞二并四具。
    何尚友、滄波鷗鷺。

    166 《賀新郎》 宋·王奕

    使金甌甑墮,惜哉
    決C55B斜陽里。
    品江山、洛陽第一,金陵第二。
    休論六朝興廢夢,且說南浮之始。

    167 《賀新郎》 宋·王奕

    使金甌甑墮,惜哉
    決C55B斜陽里。
    品江山、洛陽第一,金陵第二。
    休論六朝興廢夢,且說南浮之始。

    宋詞三百首婉約閨怨寫景思念

    168 《沁園春(壽共大卿恕齊治易)》 宋·劉仙倫

    周易一書,更三圣人,深切著明。
    凡變通動靜,有形有象,盈虛消息,時止時行。
    天相名卿,日探妙趣,往古來今無兩心。
    褰帷暇,手韋編不置,聊以娛情。

    169 《水調歌頭》 宋·吳千能

    澹氏人安在,縹緲九霄間。
    我來唯有石屋,周覽百尋寬。
    一曲中分夷險,兩牖空光平布,滿洞貯清寒。
    高歌自堪仰,何必論金丹。

    詠物梨花

    170 《沁園春(餞張倅)》 宋·姚勉

    明月扁舟,輕逐江鷗,翩然賦歸。
    任顛風掀舞,濤山浪屋,少頃平定,一碧琉璃。
    柳絮浮云,有無根蒂,到底不磨真是非。
    呵呵笑,笑人情似紙,世事如棋。

    宋詞三百首宋詞精選婉約思念閨怨寫景

    171 《前出師表》 兩漢·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
    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

    初中文言文古文觀止勵志勸勉

    172 《孔雀東南飛/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兩漢·佚名

    漢末建安中,廬江府小吏焦仲卿妻劉氏,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
    仲卿聞之,亦自縊于庭樹。
    時人傷之,為詩云爾。

    高中文言文樂府民謠寫人愛情

    173 《中秋詠懷借杜子美秋日述懷一百韻和寄柳州假鳴桑先生》 明·徐威

    異鄉青嶂外,故里白云邊。
    北極懸雙眼,中秋度四年。
    燈前橫一劍,江滸宿孤船。
    玉露漙漙忌,金波炯炯然。

    中秋節寫景抒懷

    174 《送董元達》 宋·謝逸

    讀書不作儒生酸,躍馬西入金城關。
    塞垣苦寒風氣惡,歸來面皺須眉斑。
    先皇召見延和殿,議論慷慨天開顏。
    謗書盈篋不復辯,脫身來看江南山。
    長江滾滾蛟龍怒,扁舟此去何當還?
    大梁城里定相見,玉川破屋應數間。

    離別曠達勸慰

    175 《詠史八首·其一》 魏晉·左思

    弱冠弄柔翰,卓犖觀群書。
    著論準《過秦》,作賦擬《子虛》。
    邊城苦鳴鏑,羽檄飛京都。
    雖非甲胄士,疇昔覽《穰苴》。

    讀書壯志憤懣

    176 《太史公自序》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曰:“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歲而有孔子。
    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歲,有能紹明世、正《易傳》,繼《春秋》、本《詩》、《書》、《禮》、《樂》之際?’”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讓焉!上大夫壺遂曰:“昔孔子何為而作《春秋》哉”?太史公曰:“余聞董生曰:‘周道衰廢,孔子為魯司寇,諸侯害子,大夫雍之。
    孔子知言之不用,道之不行也,是非二百四十二年之中,以為天下儀表,貶天子,退諸侯,討大夫,以達王事而已矣。
    ’子曰:‘我欲載之空言,不如見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

    古文觀止序文

    177 《報任少卿書/報任安書》 兩漢·司馬遷

    太史公牛馬走司馬遷,再拜言。
    少卿足下:曩者辱賜書,教以慎于接物,推賢進士為務,意氣勤勤懇懇。
    若望仆不相師,而用流俗人之言,仆非敢如此也。
    仆雖罷駑,亦嘗側聞長者之遺風矣。

    古文觀止敘事議論抒懷

    178 《后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先帝深慮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故托臣以討賊也。
    以先帝之明,量臣之才,固知臣伐賊,才弱敵強也。
    然不伐賊,王業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與伐之?是故托臣而弗疑也。

    古文觀止

    179 《梓人傳》 唐·柳宗元

    裴封叔之第,在光德里。
    有梓人款其門,愿傭隙宇而處焉。
    所職,尋、引、規、矩、繩、墨,家不居礱斫之器。
    問其能,曰:“吾善度材,視棟宇之制,高深圓方短長之宜,吾指使而群工役焉。

    古文觀止寫人故事寓理

    180 《三槐堂銘》 宋·蘇軾

    天可必乎?賢者不必貴,仁者不必壽。
    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
    二者將安取衷哉?吾聞之申包胥曰:“人定者勝天,天定亦能勝人。
    ”世之論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為茫茫。

    古文觀止贊頌寫人

    * 關于定論的詩詞 描寫定論的詩詞 帶有定論的詩詞 包含定論的古詩詞(58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