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定僧的詩詞(529首)

    101 《定林寺》 宋·劉榘

    聯鑣小憩定林庵,祗欠攜壺太子巖。
    禪律兵機非二致,山僧笑我飽曾參。

    102 《寄九日山僧》 宋·呂言

    目極閩南道,云山隔幾層。
    深秋城外寺,白日定中僧。
    野蔓穿松甲,幽泉漱石稜。
    遙思茶話夕,敲碎玉池冰。

    103 《訪僧可堂》 宋·邵棠

    解裝歇馬訪高僧,門掩東風日又曛。
    入定不知禪外事,任儂敲碎北山云。

    104 《送僧》 宋·釋文珦

    云作達人性,東西無定居。
    重逢在京闕,忽憶歸園廬。
    水宿傍江市,山行見樵車。
    后期難重尋,握手空躊躇。

    105 《贈日本僧》 宋·王礪

    滄波泛瓶錫,幾月到天朝。
    鄉信日邊斷,歸程海面遙。
    秋泉吟里落,霜葉定中飄。
    為愛華風好,扶桑夢自消。

    106 《安定山》 宋·張恪

    常懷玉壘李謫仙,精神浩瀚游八表。
    頂摩蒼天弄白日,方丈蓬萊思清矯。
    吾鄉夙號山水邦,縈青繚白雜蒼縹。
    人間要自有佳趣。

    107 《定林寺》 宋·周燔

    定巖坐聽松聲好,德水行穿竹影斜。
    無限世間幽絕處,天工分付與僧家。

    108 《秋夜同紫峽逸士雪江老僧輩十人宿南屏山中誦》 明·孫一元

    荒煙散不收,殘山帶遙碧。
    林鴉晚依依,草雉時嗝嗝。
    斜光明不定,居人掩荊柵。
    朅來喜盍簪,林下語幽賾。

    109 《送僧歸吳》 明·楊守陳

    一錫南飛度碧空,寶坊遙在白云中。
    定知門外青松樹,別后新枝已向東。

    110 《泰定帝》 明·楊子器

    請得西僧作帝師,君王拜跪不曾辭。
    宮娃亦有沙彌相,爭得君王看片時。

    111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 宋·蘇軾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為鼠常留飯,憐蛾不點燈。
    崎嶇真可笑,我是小乘僧。

    112 《沐浴啟圣僧舍與趙德麟邂逅》 宋·蘇軾

    南山北闕兩非真,東潁西湖跡已陳。
    季子來歸初可喜,老聃新沐定非人。
    酒清不醉休休暖,睡穩如禪息息勻。
    自笑塵勞馀一念,明年同泛越溪春。

    113 《次韻王定國得潁倅二首》 宋·蘇軾

    仙風入骨已凌云,秋水為文不受塵。
    一噫固應號地籟,余波猶足掛天紳。
    買牛但自捐三尺,射鼠何勞挽六鈞。
    莫向百花潭上去,醉翁不見與誰春。

    114 《次韻王定國得潁倅二首》 宋·蘇軾

    滔滔四海我知津,每愧先生植杖蕓。
    自少多言晚聞道,從今閉口不論文。
    灩翻白獸樽中酒,歸煮青泥坊底芹。
    要識老僧無盡處,床頭牛蟻不曾聞。

    115 《次韻定慧欽長老見寄八首(并引)》 宋·蘇軾

    蘇州定慧長老守欽,使其徒卓契順來惠州,問予安否,且寄《擬寒山十頌》。
    語有璨、忍之通,而詩無島、可之寒,吾甚嘉之,為和八首。
    左角看破楚,南柯聞長滕。
    鉤簾歸乳燕,穴紙出癡蠅。

    116 《送僧歸遂州》 宋·秦觀

    寶師本巴蜀,浪跡游淮海。
    定水湛虛明,戒珠炯圓彩。
    飄零鄉縣異,晼晚星霜改。
    明發又西征,孤帆破煙靄。

    117 《早春題僧舍》 宋·秦觀

    東園紫梅初破蕾,北澗淥水方通流。
    歸去一春花月夢,定應多在此中游。

    118 《游定林寺即荊公讀書處四首》 宋·楊萬里

    半破僧庵半補籬,舊題無復壁間詩。
    秪余手植雙桐在,此外仍兼洗硯池。

    119 《記張定叟煮筍經》 宋·楊萬里

    江西貓筍未出尖,雪中土膏養新甜。
    先生別得煮簀法,丁寧勿用醯與鹽。
    巖下清泉須旋汲,熬出霜根生蜜汁。
    寒芽嚼作冰片聲,余瀝仍和月光吸。

    120 《題僧惠升壁》 宋·宋祁

    何年飛虎錫,此地鎖鷹房。
    水入禪心定,花飄供裓香。
    高談犀飾麈,清啜茗成槍。
    千騎嘗留此,籠紗照屋梁。

    * 關于定僧的詩詞 描寫定僧的詩詞 帶有定僧的詩詞 包含定僧的古詩詞(529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