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官榮的詩詞(586首)
482
《贈楊教授》 宋·李石
讀書要身榮,得祿為親喜。
端知絳帳華,乃在彩衣里。
冷官多澹泊,有道足甘旨。
登堂四壁余,發帙照案幾。
483
《次蒲尉韻》 宋·李石
斯言誠虛筌,遮眼漫盈紙。
冷暖當自知,此味如飲水。
誰肯落驕榮,還來共枯悴。
待渠轉船頭,著力與風值。
484
《峽中賦百韻》 宋·李流謙
振奇欲何夸,頗疑造物者。
兩山擘其間,放此江東瀉。
不知太古前,宇宙孰壞冶。
疏鑿著夏書,固自人力假。
486
《潘夫人挽章》 宋·姜特立
登堂曾拜太夫人,秀偉端方迥不群。
為子求官因白屋,有孫擢第自青云。
身兼富壽人應少,眼見為玄世罕聞。
已被榮封猶未已,更年褒贈賁新墳。
488
《劉益之判院挽章》 宋·姜特立
傾蓋如今五十春,中間還得綴華姻。
單于萬里同哀使,馬援一鄉稱善人。
告老已能官及子,頒恩更喜爵榮親。
佳城一閉成千古,無復傳觴酒入唇。
489
《送陳寺丞得請補外歸鄉》 宋·姜特立
京華正是熱官地,公獨胡為起歸意。
家傳相業百未施,請佩左符聊一試。
相君道德人中英,達識早保懸車榮。
君王屢良不肯起,只今父子俱芳馨。
小春十月壺已尾,橘柚垂黃風日美。
青衫昔出紫袍歸,拜壽雙親親色喜。
490
《送袁和叔尉江陰》 宋·樓鑰
澄江少日曾經行,高城傍有長江橫。
君山特立江之汀,下瞰淮甸一掌平。
申港引潮深無聲,萬頃灌注滋農耕。
戰國今幾二千齡,黃歇此地猶垂名。
491
《贈蜀二史》 宋·樓鑰
老我桂冠慙復彈,羨君登第遽休官。
幸哉有子事尤美,專以為親人更難。
舊說三賢皆特操,今看二士倍榮觀。
同歸猶及襄陽老,一舸清風廿四灘。
492
《史文惠王挽詞》 宋·樓鑰
八行源充遠,三師慶系遙。
樞庭先附鳳,相國薦簪貂。
感會逢千載,榮華冠四朝。
甘盤稱舊學,綺季簉儲寮。
495
《挽諳宣教秉二首》 宋·廖行之
道義君家振楚荊,嗟君功業負平生。
詩書累世有底盛,簿領一官徒爾榮。
親族追思應重惜,慈顏悵望不勝情。
靈輀遠送松岡外,風雨凄凄猿鶴鳴。
496
《挽李主簿長民二首》 宋·廖行之
蚤擅湘中二妙聲,一官政爾為親榮。
倦游未試胸中蘊,苦學徒遺身后名。
踵武世科知有子,盡心色養足生平。
可堪膝下稱觴處,不見伯仁賢弟兄。
497
《重賦畏知寓齋》 宋·趙蕃
君昔少年日,起家官帝城。
諸公盛稱許,往往動得名。
夷途一步趨,可到公與卿。
永懷松柏堅,高謝桃李榮。
499
《審知以詩送行借韻留別》 宋·趙蕃
十年保我章泉竹,木枕布衾供易粟。
家貧縱爾不自給,且不知榮安取辱。
今年誰令起作官,此路向來非所熟。
示詩往往道離索,又說是邦山水足。
500
《賀向伯元通判休致》 宋·趙蕃
薌林再世企疏堂,不但私榮國有光。
畢娶了知家法在,耐官爰自祖風長。
眼明圖史猶年少,手種檜松今老蒼。
父客同時亦同盛,成都卜宅匪它楊。
* 關于官榮的詩詞 描寫官榮的詩詞 帶有官榮的詩詞 包含官榮的古詩詞(586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