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宗道的詩詞(41首)

    21 《莘老葺天慶觀小園有亭北向道士山宗說乞名與》 宋·蘇軾

    春風欲動北風微,歸雁亭邊送雁歸。
    蜀客南游家最遠,吳山寒盡雪先晞。
    扁舟去后花絮亂,五馬來時賓従非。
    惟有道人應不忘,抱琴無語立斜暉。

    22 《二月八日與黃燾僧曇穎過逍遙堂何道士宗一問》 宋·蘇軾

    安心守玄牝,閉眼覓《黃庭》。
    問疾來三士,澆愁有半瓶。
    風權時落蕊,病鶴不梳翎。
    樽空我歸去,山月照君醒。

    23 《贈歸宗長老道賢》 宋·楊萬里

    地下歸宗天下傳,老夫剩欲到云邊。
    王弘送酒催歸去,且省遠公沽酒錢。

    24 《李宗古出示謝李道人苕帚杖從蔣彥回乞葬地二》 宋·黃庭堅

    提攜禪客扶衰杖,斷當姻家葬骨山。
    因病廢棋仍廢酒,鷓鴣鸚鵡伴清閑。

    25 《李宗古出示謝李道人苕帚杖從蔣彥回乞葬地二》 宋·黃庭堅

    詩書傳女似中郎,杞菊同盤有孟光。
    今日鷓鴣鳴蹇蹇,他年鸚鵡恨堂堂。

    26 《清明日興宗飲趙道士東軒》 宋·司馬光

    佳游得令辰,過此不為春。
    一境風光秀,萬家煙火新。
    燕初飛玉殿,草不染香輪。
    逼水蒲牙短,圍堤柳帶勻。
    縱談高出古,落筆健生神。
    日暮還醒去,林化應笑人。

    27 《清明后二日同鄰幾景仁次道中首興宗完秉國如》 宋·司馬光

    寂寥清明后,余春已無多。
    間軒富佳致,不惜載酒過。
    水木晚尤秀,風煙晴更和。
    臨樽不盡醉,奈此芳菲何。

    28 《清平樂 夜宿奉先,與宗人明道談天壇勝游,》 元·元好問

    中元日,藏金華丹經於天壇石室。
    中興亂后人得之,字畫如洛神賦,縑素亦不爛壞。
    予於山陽一相識家嘗見之丹書碧字。
    細說金華事。

    29 《張道宗比部挽詩三首》 宋·文同

    學富詞章妙,才高志力強。
    帝方知可用,官欲漸難量。
    始得西原使,才終石省郎。
    念公今止此,無語問蒼蒼。

    30 《張道宗比部挽詩三首》 宋·文同

    見說關西訃,危腸已似刀。
    撫膺成一慟,復魄遂三號。
    舊館州名桂,新居里曰蒿。
    九泉休負恨,蘭玉滿兒曹。

    31 《張道宗比部挽詩三首》 宋·文同

    憶在南岐日,于今十二年。
    宦途聊邂逅,賓館重留連。
    正喜謀黃峒,俄驚葬圃田。
    無由執行紼,徒爾淚如泉。

    32 《次韻和中書李舍人勉元氏道宗奉宗兄弟之什》 宋·楊億

    二難文彩少人過,落筆尋常祇患多。
    兔苑暫游衝霰雪,龍門曾上困風波。
    一囊負米猶為客,百步穿揚待決科。
    更得詞臣贈詩句,機云入洛擬如何。

    33 《元道宗弟兄東游》 宋·楊億

    王謝江東推世胄,機云洛下振才名。
    忽思油幕從知去,便挈縢囊冒暑行。
    高第自須求甲乙,嘉招未用赴弓旌。
    待看萬里摶羊角,即是三秋聽鹿鳴。
    朝彥賦詩爭送別,藩侯置驛定相迎。
    不知誰啖牛心炙,又見清談一座傾。

    34 《元道宗下第東游》 宋·楊億

    舉宗文雅孰能陪,須信菰薦出美才。
    失憶不勞悲玉璞,投知應得上金臺。
    曉離村店侵殘月,盡歇津亭避疾雷。
    東道諸侯多重士,融樽處處為君開。

    35 《湘江道中思常宗》 明·楊基

    暮江散微雨,風定波自碧。
    一鷺立不飛,雙鴻遞相直。
    余煙菱女唱,新月漁郎笛。
    此處忽懷人,相思杳何極。

    36 《題汪侍郎仲宗北山道院》 宋·汪莘

    北山之宅可忘歸,北山之山天下稀。
    自非君身有仙骨,安得蓬壺閬苑相因依。
    長松巨柏氣象古,紅鸞白鳳交橫飛。
    朔風萬里促冬日,金橘千樹爭光輝。

    37 《趙萬宗入道因寄》 宋·釋智圓

    羔雁已聞徵不起,卻求披戴守貞居。
    月堂欹枕三清夢,秋榻生塵萬卷書。
    壇匝冷痕春蘚碧,鶴翹寒影雪杉疏。
    年來未得尋幽跡,閑夜何人聽步虛。

    38 《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經年于此忍朝饑,又見秋山草木腓。
    滿口陽春無和者,卻將錫杖向空飛。

    39 《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道人別我焦山去,擬卜穹巖畢暮年。
    帆來帆去澄江闊,我亦心馳落照前。

    40 《心老得法天柱修靜能道黃龍會中諸耆舊及他宗》 宋·張嵲

    口如布谷本無語,身似虛空何所還。
    觀音巖迥出云雨,好住幽窗望小山。

    * 關于宗道的詩詞 描寫宗道的詩詞 帶有宗道的詩詞 包含宗道的古詩詞(41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