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宗傳的詩詞(553首)

    541 《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宋·喻良能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542 《過袁村》 宋·袁說友

    在昔有袁村,今到袁村路。
    峰傍呼父老,同姓亦三數。
    貴賤本無種,苗裔有疏附。
    我家建家派,一經立門戶。
    安用黃金籯,守此青簡蠹。
    庶幾亢吾宗,百世傳儒素。
    作詩示云來,聊并城南句。

    543 《和惠國博韻》 宋·袁說友

    平生心賞有高蹤,更喜夤緣造化中。
    語次欲傳須柳子,詩宗不愧是江翁。
    無言可究稱醇德,有眼能看拜不風。
    共睹謝庭蘭玉秀。
    只今攀桂廣寒宮。

    544 《堅老住廣福》 宋·袁說友

    高僧七十未龍鐘,飛錫飄然百里中。
    正欲逢場施手段,不妨臨老入花叢。
    把茅便可傳宗旨,一缽由來是祖風。
    直要空門高著眼,看渠拍手任西東。

    545 《贈江宰彥通》 宋·曾豐

    富沙耆舊江先生,方冊之中久聞名。
    今識其子長安城,中年狀貌老典刑。
    居官不翅冰玉清,未嘗一出清之聲。
    臨事不翅水鑒明,未嘗一示明之形。

    546 《參政瞿公之孫東廣機宜德遠惠收若詩以能問于》 宋·曾豐

    高廟中興初十年,大參內制余百篇。
    心聲之發動夷夏,手澤所存傳子孫。
    得其傳者孫之嫡,參自道根至枝葉。
    一元生二二生三,萬特取千千取百。

    547 《紹興淳熙兩朝內禪頌》 宋·曾豐

    維堯則天,與天同大。
    俯視九州,細于一芥。
    挈以畀舜,超然自邁。
    維舜則堯,與堯同高。

    548 《上浙東帥王尚書》 宋·曾豐

    太古犧媧氏,創為琴與笙。
    氤氳弸混沌,噢咻擘冥莖。
    合氣歸三律,分音麗五行。
    未歌先協律,無韻不成聲。

    549 《試宜黃侯湛墨二首》 宋·曾豐

    夸灶傳家祖赤松,吹煙授道悟元宗。
    初懷不擬潘衡貢,晚趣寧便薛稷封。

    550 《至衡陽謁提刑范右司東叔同年兄二首》 宋·曾豐

    西士無傳不得宗,我公況是有家風。
    長卿東望輕云夢,太史南游小祝融。
    萬里饑寒民所德,半生辛苦學之功。
    擴充更卒晚年業,殺等猶為小蜀公。

    551 《吾郡之望羅彥方過聽以予有詩癖古風特枉杰作》 宋·曾豐

    聲生于氣詩之體,于氣要窮所從起。
    事制于義詩之理,于義要窮所從止。
    一元開辟三才矣,萬世綱維十倫爾。
    我初傳此無上宗,君今下我未到工。
    胸中周召次畢公,筆端雅頌余國風。
    不容陰陽作窮通,可與天地為始終。

    552 《南康劉尉于廳事之東開軒日清瀨蓋取其前松聲》 宋·曾豐

    坐曹在西退食東,一間然爾萬不同。
    彼無乃俗飽吾聒,此不勝幽醒我聰。
    不律不呂自中節,非夔非襄誰傳宗。
    意其金沙澒磅礴,否則銀漢鍧穹窿。

    553 《和牧齋題沈石田奚川八景圖歌》 明·程嘉燧

    侍郎載歌奚川圖,后人諷歌如按圖。
    詩成相示勸之和,才盡氣索其如吾。
    枯腸無沈難飲墨,但恣夕歠還朝袴。
    迫來長句誰子敵,況當述祖詩格殊。

    * 關于宗傳的詩詞 描寫宗傳的詩詞 帶有宗傳的詩詞 包含宗傳的古詩詞(553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