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識人的詩詞(827首)
541
《車浮〈并序〉》 宋·蘇轍
結木如巢,承之以簀,沉之水中,以浮識其處,方舟載兩輪挽而出之,漁人謂之車浮。
此詩所謂汕也,與遲、適同作車浮詩。
寒魚得汕便為家,兩兩方舟載械。
謀食旋遭芳餌誤,求安仍值積薪遮。
543
《尹師魯》 宋·曾鞏
眾人生死如塵泥,一賢廢死千載悲。
漢初董生不大用,厥政自此慚隆姬。
至今董生沒雖久,語者為漢常嗟欷。
尹公素志任天下,眾亦共望齊皋伊。
544
《度秦嶺》 宋·張舜民
狗日去中山,春盡抵馮翊。
閏晦適石城,發軫蒙再謫。
有姪佐晉陰,所幸在肘腋。
兒女本天愛,未免各分北。
545
《賀吳守被召》 宋·李呂
吳公骨秀如天人,胸襟落落旨經綸。
少年固已富家學,筮仕聊稱梅子真。
挽弓驏馬特余事,智勇未減飛將軍。
向者長汀初擁節,寇攘聚集驚鄉付。
546
《過秀野亭觀趙昌花》 宋·朱翌
牡丹酴醾送春歸,南風亦復吹戎葵。
青女不瘦芙蓉肌,雪中山茶火爭輝。
此開彼落相背馳,安得坐隅皆見之。
劍南老人來解衣,好手不免如徐熙。
547
《寄張子公》 宋·朱翌
政和圣人拜賢,陛臚春曉傳天衢。
集英殿下八百眾,一時如公此策無。
萬口一詞期第一,擢之第三眾不懌。
諸公貴人原相識,戒閽走馬要君入。
548
《南華五十韻》 宋·朱翌
鄉里黃梅接,家居祖剎鄰。
常聞肉身佛,甘作硙坊人。
堅有懸腰石,空無拂鏡塵。
已舂諸米熟,自識本心真。
551
《送魏衍移沛》 宋·陳師道
積雨斷行路,重江未安流。
胡為冒艱險,迫此米帛謀。
歲晏風作橫,未寬為子憂。
卒然托異縣,所得如所求。
552
《顏魯公祠堂詩》 宋·李廌
朅來游汝海,初識魯公真。
盛德宜蒙祀,英姿儼若神。
典刑雖異代,勛績在蒸民。
憶昔艱難際,生逢歷數屯。
553
《澤畔吟》 宋·曹勛
駕文螭兮翔九天,天路遠兮中道還。
邈故國兮懷所安,心恥恥兮循江干。
紉秋蘭以為裳兮,采杞菊以為餐。
望佳人之不來兮,暗修途之莫前。
554
《上李丈尚書》 宋·王之望
蓬室有姝女,顏色耀朝暉。
幽獨人未識,嬋娟心自知。
高堂懸寶鑒,美丑良不欺。
借君一寸光,為妾照蛾眉。
念當有所適,辭視結羅衣。
常恐妾命薄,失身輕薄兒。
安得姻婉人,白頭同所歸。
555
《游野航次元應韻三首》 宋·李流謙
掛起西窗橫笛中,白鷺亦有佳客容。
江風脫幘吹短發,明月入戶窺愁肷。
只段茅茨補疎漏,安用樓觀相復重。
人生趣尚各天性,古人愿識韓朝宗。
557
《挽王夫》 宋·李流謙
維古女士都可見,過眼絕無一佳傳。
客來授我一編書,疾讀不知雙滋泫。
夫人有子鳴斯文,吾從昆倉識河漢。
胸中能貯百卷書,此豈只用裙襦看。
559
《交韻漢老弟假山》 宋·虞儔
庭空吏散無公事,一枕清風供午睡。
列仙之陬渺何許,化蝶翩翩可坐致。
夢中意行不識路,神前那有車乘墜。
立壁延緣蘿蔓綠,滑徑行視莓苔翠。
* 關于安識人的詩詞 描寫安識人的詩詞 帶有安識人的詩詞 包含安識人的古詩詞(827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