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安葬的詩詞(128首)

    101 《真州北山》 宋·劉克莊

    憶昔胡兒入控弦,官軍迎戰北山邊。
    笳簫有主安新葬,蓑笠無人墾廢田。
    兵散荒營吹戌笛,僧從敗屋盧茶煙。
    遙憐鐘阜諸峰好,閑鎖行宮九十年。

    102 《次韻子瞻和淵明擬古九首》 宋·蘇轍

    夜夢被發翁,騎驎下大荒。
    獨行無與游,闖然款我堂。
    高論何崢嶸,微言何渺茫。
    我徐聽其說,未離翰墨場。

    103 《章氏郡君挽詞》 宋·蘇轍

    馮唐垂老郎潛後,李白風流罷直余。
    解組同歸榮故國,剖符仍得奉安輿。
    家聲未替三公舊,葬客應傾數郡車。
    德映閨門人莫見,埋文子細列幽墟。

    104 《蔡州任氏閱世堂》 宋·蘇轍

    朱君長桐鄉,死食桐鄉社。
    吏民安君德,君亦愛其下。
    遺言於斯葬,存沒勿相舍。
    自知得民深,千歲誰似者。

    105 《和子瞻濠州七絕其三逍遙堂》 宋·蘇轍

    猖狂戰國古神仙,曳尾泥涂老更安。
    厭世乘云人不見,空墳聊復葬衣冠。

    106 《和子瞻濠州七絕逍遙堂》 宋·蘇轍

    猖狂戰國古神仙,曳尾泥葎老更安。
    厭世乘云人不見,空墳聊復葬衣冠。

    107 《章氏郡君挽詞〈子厚母·〉》 宋·蘇轍

    馮唐垂老郎潛后,李白風流罷直余。
    解組同歸榮故國,剖符仍得奉安輿。
    家聲未替三公舊,葬客應傾數郡車。
    德映閨門人莫見,埋文子細列幽墟。

    108 《挽曾伯充大夫詞二首》 宋·韓元吉

    宦達雖無意,安榮自一門。
    剖符看令子,曳綬及諸孫。
    盛德清難繼,高風俗為敦。
    葬東駢百兩,歸臥九華根。

    109 《戲酬正夫》 宋·鄭獬

    汪子怪我不作詩,意欲窘我荒唐辭。
    自顧拙兵苦頓弱,安敢犯子之鼓鼙。
    子之文章既勁敏,屢從大敵相摩治。
    左立風后右立牧,黃帝秉鉞來指麾。

    110 《自山中歸至登封遂諷高宰令取峻極中院廚前石》 宋·李廌

    吳砧已碎樂生論,京江昔沈瘞鶴銘。
    半裁紫陽立砆石,考擊化度求金籯。
    乃知金石有厄會,名碑舊疊長安城。
    頃年醴泉有賢令,政譽藹藹多流馨。

    111 《贈卜者張生歌張歷陽人也》 宋·李廌

    我憶扁舟昔南渡,江心忽值蛟龍怒。
    大浪崩騰舞我舟,尾脅蜿蜒束吾櫓。
    怒聲如雷雷火烈,腥風鼓天天如霧。
    我觀蛟龍等一戲,眾面倉惶獨無怖。

    112 《和陶挽歌詞三首》 宋·吳芾

    老眼日昏昏,華發日蕭蕭。
    不死竟何待,理合葬荒郊。
    荒郊何所有,四面俱岧峣。
    榮木望秋落,亦已成枯條。

    113 《送安行表兄葬次韻》 宋·樓鑰

    深沈仙洞鎖神清,萬壑松聲不似晴。
    宿草它年空悵望,生芻今日寓精誠。
    山川氣象渾如舊,劍佩風姿儼若生。
    猶記玉音稱酷似,始知無忌乃其甥。

    114 《送劉晉父監岳》 宋·樓鑰

    濟南劉夫子,生來逢百罹。
    乃翁負長才,宦游至京西。
    時當建炎間,寇盜紛不齊。
    轉徙入湖廣,一家屢阽危。

    115 《適齋示池水大篇效元白體相答》 宋·樓鑰

    適齋一片心,它人難與比。
    少時發此念,樂施到莫齒。
    婚姻成者眾,葬埋不知幾。
    義氣追古人,仁風動桑梓。

    116 《書懷》 宋·蘇泂

    出門莽莽無所適,青草門前少行客。
    讀書妄意學周孔,行年三十頭雪白。
    朝廷伏聞治清靜,賤子何憂官得失。
    平生志氣渺江海,前日詩名漫梁益。

    117 《書范景山先丈逸事》 宋·陳著

    朅來范公亭,聞昔范老子。
    盛德自有銘,逸事有來紀。
    如彼沙匯墳,實葬外舅氏。
    累累冢十四,誰計后不祀。

    118 《庸庵尚書至自滬三月八日攜猶子子式命汽車招》 近代·陳三立

    客久看遍門前山,兀倚湖光壁掛杖。
    花時臺館頗照眼,亦依蜂蝶媚尋丈。
    尚書禊約竟臨存,張飲聯吟付雙槳。
    發興攜為玲瓏游,魂迎草樹初旭朗。

    119 《叔嘉叔平既斬衰祝之以詩》 宋·陳藻

    大兒年十四,三五不知八。
    源流於其母,造化保太察。
    小兒十歲周,松竹不知對。
    吾休置奴婢,天遣供井碓。

    120 《水》 宋·釋智圓

    本性澄明萬古同,滔滔潤物信無窮。
    百川奔注歸滄海,五服安居賴禹功。
    動帶晚風沖島嶼,靜涵秋色混虛空。
    浮舟葬骨成何事,范蠡知機伍相忠。

    * 關于安葬的詩詞 描寫安葬的詩詞 帶有安葬的詩詞 包含安葬的古詩詞(12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