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安止的詩詞(734首)

    321 《滄浪詠》 宋·胡理

    昔聞滄浪亭,未濯滄浪水。
    先賢渺遺跡,壯觀一何侈。
    飛橋跨木末,巨浸折胡壘。
    糟床行萬甕,繚墻周數里。

    322 《夢訪友生》 宋·林之奇

    少年結客長安城,妄喜縱酒一章程。
    支離老去一茅屋,枕書臥聞長短更。
    友生相望止百里,寒夜寥間無微聲。
    夢中乘興輒見戴,剡溪聊爾扁舟行。
    覺來蘧蘧一榻上,不用僮仆爭籬迎。
    吹燈弄筆欲書寄,窗前白月方亭亭。

    323 《自維揚回真州》 宋·沈大椿

    青蒲短短柳斜斜,入眼新愁亂莫遮。
    雨潤固應宜筍蕨,風饕端不貸鶯花。
    春來止酒常因病,客裹逢人祗問家。
    安知扁舟下荊水,一歸老我舊生涯。

    324 《偈頌九十三首》 宋·釋梵琮

    打鼓槌鑼競上竿,幾人平地足心酸。
    七峰有個安身法,袖手無言冷處看。
    看即易,上即難。
    搭索上橫身,剎竿上斗走。

    325 《和史浩曲宴澄碧殿詩》 宋·宋孝宗

    揖遜荷帝堯,寅恭五元祀。
    治道貴清靜,圣言有深旨。
    誰歌元首明,自得股肱喜。
    躋民期仁壽,距肯中道止。

    326 《和陶淵明飲酒詩》 宋·滕岑

    昔人揣才力,寧隱不愿仕。
    仕者要及物,隱者止為己。
    祿豐責已重,外勞中愧恥。
    何如未仕時,優游安井里。
    吾觀隱者傳,沉湎亦見紀。
    而於公卿輩,小累譏不止。
    布衣有真樂,勢位何足恃。

    327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328 《答盈盈》 未知·王山

    東風艷艷桃李忪,花圍春入屠酥濃。
    龍腦透縷鮫綃紅,鴛鴦十二羅芙蓉。
    盈盈初見十六,眉試青膏鬢垂綠。
    道字不正嬌滿懷,學得襄陽大堤曲。

    329 《皇太后回鑾頌》 宋·吳粟

    於皇睿明,運符中興。
    綿宇肅清,乾夷坤寧。
    孝思兢兢,交三圣靈。
    惟我文母,遠征朔土。

    330 《題靈巖》 宋·鮮于侁

    馬煩箠策車馳轂,終歲塵勞常碌碌。
    喜聞巖寺在山中,路轉清溪入幽谷。
    乍行山口疑洞天,窮深一上翻平田。
    千層臺殿隱林木,四面石壁生云煙。

    331 《送疊山先生北行》 宋·謝枋得友

    流落崎嶇二十年,幾回灑血杜鵑前。
    一雙芒屨乾坤窄,萬古丹心日月懸。
    案上靈龜元不食,樊中孤鶴且安眠。
    逃名不得名終在,行止非人亦有天。

    332 《小桃溪》 宋·許當

    桃溪一何清,想像武陵水。
    所愛春風時,灼灼花數里。
    漁艇日來去,無人識歸止。
    安知歷幽源,不遇神仙子。

    333 《游山門呈知府大卿》 宋·姚辟

    春風到宛陵,太守遇康樂。
    隱幾坐高齋,清風媚林壑。
    語我諸峰巒,道人古棲吒。
    幽潛遠江漢,秀聳類衡霍。

    334 《賀雨》 宋·員興宗

    歲若大旱作霖雨,禱而雨兮旱不苦。
    誠之一字與天參,往古圣賢珍此語。
    歲星在蜀二十年,觸處豐登多黍稌。
    世不少惜蹂踐之,枉使寶稼葉如土。

    335 《挽真西山二首》 宋·曾極

    一片誠心并若丹,愛民何止十分寬。
    不成中國相司馬,空使蒼生望謝安。
    廣益集思今已晚,以明佐圣古來難。
    治平一卷黃扉墨,留與君王拭淚看。

    336 《廬州詩》 宋·張祁

    平湖阻城南,長淮帶城西。
    壯哉金斗勢,吳人筑合肥。
    曹瞞狼顧地,苻秦又顛擠。
    六飛駐吳會,重兵鎮邊陲。

    337 《絜矩書院示學子》 宋·章粲

    四時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實,水貞冬日成。

    338 《謝劉潛夫寄示詩卷》 宋·趙立夫

    坑灰冷秦久,刀筆起漢舊。
    典謨慨已遠,賦頌紛相授。
    調律起建安,沿流及元佑。
    上下二千載,統脈如線溜。

    339 《詩一首》 宋·住山僧

    方丈前頭掛草鞋,流行坎止任安排。
    老僧腳底從來闊,未必枯髏就此理。

    340 《滿江紅 次白君舉州卒所寄韻·君舉三十年前》 未知·曹伯啟

    比以簿書倥傯,不酬答,聞改除天臺,恐因得簪盍於惠泉之側,用以敘壯歲分攜,凝望眼、略無虛日。
    嗟我輩、江南江北,為誰形役。
    自愧散材非管鮑,遙憐老友真元白。
    況文章之外有良能,安民策。

    * 關于安止的詩詞 描寫安止的詩詞 帶有安止的詩詞 包含安止的古詩詞(734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