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安得住的詩詞(242首)

    181 《水堂送諸文士戲贈潘丞聯句》 唐·顏真卿

    居人未可散,上客須留著。
    莫唱阿亸回,應云夜半樂。
    ——顏真卿
    詩教刻燭賦,酒任連盤酌。

    182 《寄瀾公二首》 唐·貫休

    小一頭應白,孤高住歙城。
    不知安樂否,何以近無生。
    燒逼鴻行側,風干雪朕清。
    途中逢此信,珍重未精誠。

    183 《寄瀾公二首》 唐·貫休

    小一頭應白,孤高住歙城。
    不知安樂否,何以近無生。
    燒逼鴻行側,風干雪朕清。
    途中逢此信,珍重未精誠。

    184 《送僧歸南岳》 唐·齊己

    濁世住終難,孤峰念永安。
    逆風眉磔磔,沖雪錫珊珊。
    石室關霞嫩,松枝拂蘚干。
    巖猿應認得,連臂下句欄。

    思念

    185 《送僧歸南岳》 唐·齊己

    濁世住終難,孤峰念永安。
    逆風眉磔磔,沖雪錫珊珊。
    石室關霞嫩,松枝拂蘚干。
    巖猿應認得,連臂下句欄。

    186 《漁家傲(送張元唐省親秦州)》 宋·蘇軾

    一曲陽關情幾許。
    知君欲向秦川去。
    白馬皂貂留不住。
    回首處。
    孤城不見天霖霧。
    到日長安花似雨。
    故關楊柳初飛絮。
    漸見靴刀迎夾路。
    誰得似。
    風流膝上王文度。

    187 《玉樓春(定空寺賞梅)》 宋·毛滂

    蕊珠宮里三千女。
    滴粉為春塵不住。
    月華冷處欲迎人,七里香風生滿路。
    一枝誰寄長安去。
    想得韶光能幾許。
    醉翁滿眼玉玲瓏,直到煙空云盡處。

    188 《桃源憶故人(辰州泛舟送郭景文、周子康赴行在)》 宋·王庭

    催共一霎清明雨。
    留得東風且住。
    兩岸柳汀煙塢。
    未放行人去。
    人如雙鵠云間舉。
    明夜扁舟何處。
    只向武陵南渡。
    便是長安路。

    追憶抒情相思

    189 《千秋歲(金陵壽史帥致道時有版筑役)》 宋·辛棄疾

    塞垣秋草。
    又報平安好。
    尊俎上,英雄表。
    金湯生氣象,珠玉霏譚笑。

    190 《祝英臺近》 宋·吳潛

    旋安排,新捻合,鶯谷共煙浦。
    好處偏慳,一向風和雨。
    今朝捱得晴明,拖條藜杖,一齊把、春光黏住。
    且閑覷。

    191 《水調歌頭》 宋·李曾伯

    一段太清境,誰幻出階坳。
    不知身住何處,爽氣逼霜袍。
    但見人間一樣,似夜又還非夜,棲鳥不安巢。
    認得在塵世,禁鼓二更敲。

    192 《買陂塘(壽監丞吳芹庵)》 宋·趙癯齊

    聞掀髯、嶺頭長嘯,梅花一夜香吐。
    正看嗚鳳朝陽影,何事驚鴻翩舉。
    來又去。
    但贏得、兒童拍手笑無據。

    193 《六詠詩》 明·憨山大師

    心金翅鳥命終,骨肉盡消散。
    唯有心不化,圓明光燦爛。
    龍王取為珠,照破諸黑暗。
    轉輪得如意,能救一切難。

    194 《送云閑師游淛》 元·傅若金

    杖錫違蕭水,風帆向武林。
    海紅秋樹遠,江黑莫鐘深。
    云起通香氣,潮來合梵音。
    亦知無住著,隨處得安心。

    195 《借榻竹庵》 唐·陳翊

    短筇穿秋云,杳藹雜雨意。
    林梢響脫葉,虹影挾夕霽。
    安棲一枝禪,靜寄三徑地。
    青薜蟠弱龍,紫栗縮寒蝟。

    196 《贈鄒葆光道士》 宋·曹仙家

    羅浮道士真仙子,躍出樊籠求不死。
    冰壺皎潔水鑒清,洞然表里無塵滓。
    叱咤雷霆發指端,馘邪役鬼篆飛丹。
    朝吞露氣松窗暖,夜禮星辰玉簡寒。

    197 《丙寅歲秋再抵長松奉等慈師入城作詩記一時事》 宋·李薰

    前來送師歸,今日迎師去。
    送迎我何勞,師乃困行路。
    天公將歸誰尤,耗釋此下土。
    一水禍未忘,旱勢復如許。

    198 《依修多羅立往生正信偈》 宋·釋遵式

    稽首西方安樂剎,彌陀世主大慈尊。
    我依種種修多羅,成就往生決定信。
    住大乘者清凈心,十念念彼無量壽。
    臨終夢佛定往生,大寶積經如是說。

    199 《送熊退齋歸武夷》 宋·蜀翁

    君居建州溪,我住東浙尾。
    邂逅入壺山,于今幾寒暑。
    平生譚理道,涉獵頗自喜。
    考擊到精玄,我膚君骨髓。

    200 《青溪龍女洞》 明·雷思霈

    欲買青溪溪上田,絕憐龍女住寒泉。
    須知成佛文殊后,莫更投書柳毅前。
    嶺外獼猴閑出定,洞中蝙蝠解安禪。
    茅庵結得經行久,應向人間作水仙。

    * 關于安得住的詩詞 描寫安得住的詩詞 帶有安得住的詩詞 包含安得住的古詩詞(2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