翩翩小筏穩如船,十畝平湖碧浸天。不待乞身追賀監,君今已是吏中仙。
驅車夜出城,佳月傍人明。始向山頭見,還同水面行。問途幾一舍,投宿已三更。露濕衣裘冷,吾生笑自輕。
山有喬松隰有臺,胸中日月太平開。安車不入申公念,只恐詔從天上來。
閉戶長吟何水曹,人間富貴九牛毛。博山一縷清香永,余子不知更幾刀。
鏗鏘金石三千首,吐納云煙四十年。自有山神回俗駕,不愁大尹觸吟鞭。
里中諸老皆公識,破戒相過問故人。顧我那能來重客,知公不薄少年新。
公余幾上詩書亂,事簡庭中雁鶩休。乞我新篇洗凡俗,蕭蕭風雨打窗秋。
吳越開基舊土疆,鑒山仍是種瓜鄉。七朝賜履加尊寵,五世苴茅奉憲章。里社依然題晝錦,昆云不絕佩鞶囊。人懷馀德能封殖,猶有當時似蓋桑。
四百僧居勝沃洲,北連高嶺萬松稠。似將天下江湖景,都作云屏置一州。
十里湖山繞四門,游人朝暮隘重闉。樓臺遠近連郊郭,到處皆為水石鄰。
霰雪為霖近浹旬,江湖清氣壓冬溫。應時豈是誠能感,作物宜同易畫坤。
塞草黃明畜牧肥,外閑千駟氣增威。權奇毛骨森相映,騕褭精神動若飛。暫借行人持玉節,屢陪方伯展朱旂。料君早晚趨嚴召,安穩乘歸從六騑。
十月河濱土未乾,行人裘褐苦沾汗。邊侯顧遇勞紆軫,驛舍留連暫憩鞍。義貫雪霜松操古,氣凌星斗劍光寒。待君早晚功名就,重約虛齋論隱桓。
滴瀝泉池亂蕊珠,悠颺僧壁點頳糊。登高偏見遠山好,萬瓦參差篆玉符。
風規王邸韻,筮醮相夫賓。逐子大家懿,弄孫東第新。百能知肖嗣,八十又三春。磬石無虛勒,笄珈不復晨。
簿書束縛人,揮汗日亭午。平生世念薄,問子何自苦。佳辰相尋過,樂事稀可數。撥置為親壽,菖花糝盤黍。
萬物野馬相追奔,百年夢境更起仆。是中諸妄要掃刮,努力良心自成就。舞雩春風沂水側,當日群公切磋究。大途九軌自可識,廣居安宅寧當僦。
天惜花時雨易晴,鳥知人意喚春醒。歸舟兀兀新安路,溪北溪南水正生。
光祿文章寄小詩,愛閑不是傲當時。扁舟時過西溪曲,端為平居有所思。
未扣玄關隱士居,曾尋舊繡理天吳。自從拭目來冰鑒,悔為兒啼拆海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