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安住的詩詞(600首)

    561 《憶筇杖》 宋·陳傅良

    岷峨山下筇竹杖,危者使安衰可壯。
    秦皇漢武窮兵不可得,我獨得之今丞相。
    前年有旨還故園,其冬急召朝日邊。
    半歲驅馳數千里,賴有此杖常扶顛。

    562 《清宇移居》 宋·章甫

    懷抱俱牢落,相逢得暫開。
    有時逃酒去,排日送詩來。
    撫事空三嘆,移家又一回。
    秋涼安穩住,莫負菊花杯。

    563 《從賈倅乞貓》 宋·章甫

    渚宮茅屋住經年,墻壁苦遭群鼠穿。
    旋乞貍奴名去惡,中宵客枕得安眠。
    攜之俱東泛江水,饜飫魚腥二千里。
    半途忽作楚人弓,兒女憐渠今未已。
    昨宵聞說二車家,花墩五子俱可夸。
    此詩雖拙勝鹽茶,不問白黑灰貍花。

    564 《曾幼度許過訪兩詩問訊》 宋·張镃

    寒窗不住閱清文,煉石真為五色云。
    拄杖橫擔東魯教,長安今次欲誰聞。

    565 《登城歌》 宋·張镃

    二月二十八,花開滿林鶯恰恰。
    春光誰遣插翅飛,雪色情知添鬢發。
    暄風隨我登古城,遠樹如簇山如縈。
    一川渺瀰青鏡平,云翳不定天疑行。

    566 《送戴子家歸永嘉》 宋·劉宰

    君住柟溪第幾山,我家北渚水云間。
    二千里遠來非易,三五朝留勿作難。
    有子已知頭角異,安心寧恤鬢毛斑。
    尺書頻寄問無恙,共樂生前日月閒。

    567 《送同年李教秩滿歸閩》 宋·趙汝鐩

    雁塔同題久,相看兩鬢皤。
    功名皆分定,安樂直錢多。
    絳帳歸來后,青山住得麼。
    時流推老筆,冊府欠編摩。

    568 《次高靜學韻》 明·張羽

    缊袍無里食無余,每被傍人笑著書。
    郭泰徒勞夸叔度,揚雄何敢擬相如。
    玉堂天上非吾夢,紫極宮前有弊廬。
    安得故人鄰壤住,溪頭來往賦閑居。

    569 《捕魚圖歌》 明·李東陽

    貧家捕魚多用罾,富家捕魚多用網。
    貧家不如富家利,一網得魚長數丈。
    江花夾岸江水深,此時尺魚如寸金。
    岸高罾小扳不足,漁歌哀咽愁人心。

    570 《題鮑家鋪》 宋·孔武仲

    郵亭秣馬朝寒天,雪云壓山山涌泉。
    隴頭客饑欲噤口,屋底人間猶鼾眠。
    敲門得薪感相濟,征衫如洗賴火燃。
    江南亦有安棲處,卻羨郵亭人穩住。

    571 《次韻吳僧魁一山十絕》 宋·方回

    長安應制住紅樓,浪惹玄都紫陌愁。
    天目有山無捷徑,落花莫放出溪流。

    572 《廢宅嘆》 宋·方回

    茲為何人宅,桂柏猶蒼蒼。
    樓閣已傾卸,下有室與堂。
    窗戶半拆卸,髹漆留余光。
    釜去存破灶,畫剝欹頹墻。

    573 《寄杜北山》 宋·顧逢

    住與老逋鄰,空湖隔市塵。
    布衣安破屋,白發守清貧。
    引鶴風穿袖,聽猿月滿身。
    五言吟得苦,一字不投人。

    574 《下巖寺》 宋·郭印

    云安欣及境,小剎為徘徊。
    殿閣隨巖展,軒窗向水開。
    僧雖持缽出,客自艤舟回。
    欲住無留計,幽懷亦暢哉。

    575 《兵餽行》 宋·李復

    調丁團甲差民兵,一路一十五萬人。
    鳴金伐鼓別旗幟,持刀帶甲如官軍。
    兒妻牽衣父抱哭,淚出流泉血滿身。
    前去不知路遠近,刻日要渡黃河津。

    576 《減字木蘭花 即席贈歌者夏奴》 宋·陸文圭

    香肌玉潤。
    花前忽聽流鶯韻。
    移步金蓮。
    斜轉清眸踏舞筵。
    因嬌無力。
    蜀錦纏頭拚百尺。
    安處奴鄉。
    且住容山過夏涼。

    577 《送楊誠齋赴江東漕》 宋·彭龜年

    愛公喜公去,愛國喜公住。
    公去不可留,一節江東路。
    停不與公別,瑣瑣不足疏。
    金陵古都會,形勢天所付。

    578 《贈李磐庵文授》 宋·釋寶曇

    莫年東觀有全書,天畀斯文合定居。
    鏡里一莖無白發,門前十里有黃淤。
    文章入手無馀蘊,人物於今固自如。
    安得把茅鄰近住,打門時復問潛虛。

    579 《斷臂僧復田業》 宋·釋法薰

    古人斷臂覓安心,豈有他能我不能。
    好手手中夸好手,午年常住一朝僧。

    580 《遣興》 宋·釋文珦

    七十七歲潛山翁,見聞已盡如盲聾。
    只在山邊水邊住,了得人空我亦空。
    鐵心石腸安晚節,未輸金口而木舌。
    此真難與時人說,明知獨有高空月。

    * 關于安住的詩詞 描寫安住的詩詞 帶有安住的詩詞 包含安住的古詩詞(60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