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安住的詩詞(600首)
222
《減字木蘭花》 宋·黃庭堅
閨中只獨看。
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
”因戲作
舉頭無語。
家在月明生處住。
擬上摩圍。
最上峰頭試望之。
偏憐絡秀。
苦淡同甘誰更有。
想見牽衣。
月到愁邊總不知。
223
《蝶戀花》 宋·黃庭堅
海角芳菲留不住。
筆下風生,吹入青云去。
仙籍有名天賜與。
致君事業安排取。
要識世間平坦路。
當使人人,各有安身處。
黑發便逢堯舜主。
笑人白首耕南畝。
225
《續漁歌》 宋·賀鑄
中年多辦收身具。
投老歸來無著處。
四肢安穩一漁舟,只許樵青相伴去。
滄洲大勝黃塵路。
萬頃月波難滓污。
阿儂原是個中人,非謂鱸魚留不住。
婉約寫景思鄉
227
《蝶戀花》 宋·陳瓘
海角芳菲留不住。
筆下風生,飛入青云去。
仙箓有名天賜與。
致君事業安排取。
要識世間平坦路。
當使人人,各有安心處。
黑發便逢堯舜主。
笑人白首歸南畝。
婉約寫景惜春
228
《玉樓春(定空寺賞梅)》 宋·毛滂
蕊珠宮里三千女。
滴粉為春塵不住。
月華冷處欲迎人,七里香風生滿路。
一枝誰寄長安去。
想得韶光能幾許。
醉翁滿眼玉玲瓏,直到煙空云盡處。
230
《虞美人》 宋·李彌遜
金泥捍撥春聲碎。
恨入相思淚。
醉欺秋水綠云斜。
渾似夢中重到、阿環家。
主人著意留春住。
不醉無歸去。
只愁銀燭曉生寒。
明日落花飛絮、滿長安。
231
《桃源憶故人》 宋·王之道
南園最是花多處。
門掩綠楊千樹。
別后幾番風雨。
碧蘚侵苔戶。
儂家舊在郊西住。
門外遠山無數。
誰道不如歸去。
咫尺長安路。
232
《采蓮舞》 宋·史浩
清奏當筵,治世之音安以樂。
霞舒絳彩,玉照鉛華。
玲瓏環佩之聲,綽約神仙之伍。
朝回金闕,宴集瑤池。
233
《青玉案》 宋·黃公度
之。
及泉幕任滿,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雖知非當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駕,故寓意此詞。
道過分水嶺,復題詩云:“誰知不作多時別。
”又題崇安驛詩云:“睡美生習曉色催。
寒食節思鄉
234
《沙塞子》 宋·趙彥端
春水綠波南浦。
漸理棹、行人欲去。
黯消魂、柳上輕煙,花梢微雨。
長亭放盞無計住。
但芳草、迷人去路。
忍回頭、斷云殘日,長安何處。
235
《鷓鴣天(席上贈別)》 宋·管鑒
楊柳梢頭月未殘。
杏花開盡卻春寒。
賓鴻社燕尋常別,渭北江東別更難。
尊欲盡,夜將闌。
明朝馬首便長安。
懸知不作人間住,歸去春風玉筍班。
236
《眼兒媚(送別)》 宋·王質
雨潤梨花雪未干。
猶自有春寒。
不如且住,清明寒食,數日之間。
想君行盡嘉陵水,我已下江南。
相看萬里,時須片紙,各報平安。
237
《青玉案(餞別劉恭父)》 宋·張孝祥
紅塵冉冉長安路。
看風度、凝然去。
唱徹陽關留不住。
甘棠庭院,芰荷香渚。
盡是相思處。
龜魚從此誰為主。
好記江湖斷腸句。
萬斛離愁休更訴。
洞庭煙棹,楚樓風露。
去作為霖雨。
* 關于安住的詩詞 描寫安住的詩詞 帶有安住的詩詞 包含安住的古詩詞(6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