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寧須的詩詞(990首)

    961 《郭似山道士寄惠竹筆兩束啟緘乃羊毫也作詩戲》 宋·舒岳祥

    似山惠我筍絲筆,乃是長須公子毫。
    竹簡固就面祓滌,瑯函寧肯近腥臊。
    若非月里霜{皴皮換兔}潁,恐是仙家云鹿毛。
    潤筆定須三百束,為君滴露注莊騷。

    962 《山甫游嵊拜戴安道墓而歸新年過我鳳棲作此贈》 宋·舒岳祥

    尚謁死安道,寧忘生閬鳳。
    千巖幾尊酒,百歲一枝筇。
    且可耽甜黑,何須醉軟紅。
    謝公離臥處,明月在巖松。

    963 《梅花喜神譜·小蕊一十六枝》 宋·宋伯仁

    寒風偃枯草,掉尾來山巔。
    出柙勢可畏,老須寧易編。

    964 《七弟示詩后又改緣字為川字因再次韻》 宋·蘇頌

    幽棲新得地,樸飾敢求全。
    一畝真儒有,三年近道邊。
    鋤荒還見舊,革陋遂成妍。
    棟宇依巖畔,煙云入檻前。

    965 《再和倒韻》 宋·蘇頌

    新植蒼筤竹,欣欣若感知。
    日陰紛展蓋,風韻巧吹篪。
    幸對人瀟灑,兼依地坦夷。
    二年官此者,一日可忘之。

    966 《次韻簽判梁寺丞阻水見寄》 宋·蘇頌

    京府偕趨幕,彌年接坐隅。
    駑駘攀驥足,魚目混驪珠。
    風誼敦貪薄,吹噓變朽枯。
    交親齊魯衛,政事擬阿蒲。

    967 《次韻王宣徽太尉耆年會詩》 宋·蘇頌

    古來賢相稱高奇,虞有皋夔商傅伊。
    帝臣王佐見謨訓,千載相望如同時。
    我朝公輔代間出,鐘秀辰象分躔離。
    堂堂太尉實異稟,風質粹美和而威。

    968 《送朱郎中壽昌通判河中府》 宋·蘇頌

    邶詩詠凱風,以成孝子志。
    鄭人復君母,傳稱能錫類。
    中郎常有懷,生不識所恃。
    登朝雖厚祿,當食每忘饋。

    969 《謝太傅杜相公惠吳柑》 宋·蘇頌

    任土吳邦果,分甘故相庭。
    累累朱實爛,馥馥蜜筒馨。
    玉液三重釀,神丹九鍊形。
    盤中堆火齊,案上鬧銅釘。

    970 《次韻簽判張太博移竹》 宋·蘇頌

    梁苑有修竹,移來正得時。
    新開一齋館,分植兩軒墀。
    璅碎青金影,纖圓碧玉枝。
    物應人共美,性與地兼宜。

    971 《陋居一首》 宋·蘇籀

    平生甕牖蔀茆菁,江左那無雨土寧。
    游宦飄然紆幕燕,陋居粗有讀書螢。
    浮生佛腳須當抱,亂世儒衣便欲停。
    天定災祥在淫善,北溟安得勝南溟。

    972 《挽樓文昌母安康太夫人汪氏》 宋·孫應時

    中外三孤遺,康寧百歲期。
    榮於列女傳,美矣二南詩。
    蟬蛻無馀戀,龍淵有合時。
    十經湯沐賜,風木更須悲。

    973 《以校正字學還方智善作詩贈之》 宋·王洋

    惟古於文藏妙理,自然之音見微旨,唇舌齒喉母生子,清濁重輕毛發比。
    古者八歲方毀齒,小學師承方肄此。
    時及春秋循一軌,臺興亦知窺閫壘。

    974 《寄題材永新顧成這粟庵》 宋·王洋

    學詩學禮孱已文,種花種竹居不貧。
    門閭正可務廣大,如何一粟容君身。
    結庵名粟亦何寄,口不盡言知有意。
    鹍鵬羽翼自垂天,蜩與飛鳴有馀地。

    975 《送虔守楚大夫》 宋·楊時

    象緯辰心次,雄都水濁時。
    經天浮瑞彩,絕代出英姿。
    厚德千金璧,虛懷萬頃陂。
    霜蹄來漢苑,云翮上天池。

    976 《次韻何吉老游金鑾寺》 宋·楊時

    榮名嗟何為,病木自生癭。
    彭殤一夢覺,烏用論久頃。
    寄身淵明廬,翛然在人境。
    衛生鄙樊雉,放浪任流梗。

    977 《次韻周敏卿秋興三首》 宋·喻良能

    團團巖中桂,移根籬舍間。
    秋風一披拂,裊裊天香寒。
    對此徑須飲,把酒酬西山。
    浩歌何窮已,寧必素與蠻。

    978 《由上饒之貴溪舟中書事》 宋·喻良能

    日月三秋杪,江山萬象殊。
    小舟浮舴艋,廣信出闉阇。
    草木關詩律,云煙入畫圖。
    水清沙可數,景好句難摹。

    979 《次韻王待制讀東坡詩兼述韓歐之美一首》 宋·喻良能

    文章端與時高下,列國有風周有雅。
    建安氣質混不傷,齊梁紛紛堪斗量。
    先唐詩人子韓子,落筆洗空千古士。
    篇章杼軸自己出,正派猶能傳六一。

    980 《磬湖偶成》 宋·喻良能

    只欠退之盤谷序,已成摩詰輞川圖。
    暮年寧復須西子,不用扁舟向五湖。

    * 關于寧須的詩詞 描寫寧須的詩詞 帶有寧須的詩詞 包含寧須的古詩詞(990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