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寧神的詩詞(988首)

    481 《代胡倉過圣德惠民詩一首》 宋·王阮

    平楚皆膏壤,成湯忽旱年。
    人知圣慮切,恩遣使臣宣。
    乙犯饑荒后,長沙富庶全。
    紀年四十載,斗米二三錢。

    482 《題安流亭》 宋·衛博

    劍潭百尺深,中有神物蟠。
    東注駢山腳,鑿鑿穿巑屼。
    廣擬一葦航,聲戰兩耳寒。
    異哉黃頭郎,放棹隨飛湍。

    483 《殿廷初考壙同舍約共賦詩》 宋·五邁

    紹丑夏五初,皇帝下明詔。
    大廷許群英,虛心問道要。
    初考凡六員,同時赴宣召。
    宮講絮齋子,典刑真克肖。

    484 《大滌洞天留題》 宋·徐初學

    化工欲使聚群靈,上下鑿開洞府深。
    云放碧峰藍掩映,溜回小澗云浮沉。
    至神莫測圓湫水,澤潤能成大旱霖。
    天下洞霄真第一,到茲寧不效蟲吟。

    485 《留題郫縣西禪院古調詩》 宋·徐仲謀

    郫縣七十寺,碁布于郊坰。
    景德當道衢,寶塔騰青冥。
    其間西禪院,地勝景物靈。
    何以使索然,中有大藏經。

    486 《華蓋仙山院》 宋·徐自明

    萬當不如一,十發卻休九。
    乃知多言累,寧謹三緘口。
    寂中洊雷震,悟處獅子吼。
    百物自四時,六鑿通九有。

    487 《系冠船蓬自戲》 宋·許志仁

    竹皮狗尾粗斕斑,神虎門前興已闌。
    每恨誤身誠可溺,殆將苴履不須彈。
    數莖漸覺勝簪怯,一免當知復冠難。
    柱后惠文悲所志,寧從子夏學酸寒。

    488 《秀川館聯句》 宋·許子紹

    江聲床搖寒,山購窗拗綠。
    歸舟著沙邊,客夢繞鄉曲。
    簪盍豁秋悲,筵開從夜卜。
    黃花散疎籬,蒼竹圍破屋。

    489 《許希》 宋·顏太初

    京城名利涂,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后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蘊蓄何瑰奇。

    490 《古詩贈方希直》 宋·葉見泰

    吾友方濟寧,其人世希生。
    有如炎燉之雪,曙天之星。
    平生特立不徇俗,窮年矻矻,惟究心乎羲文周孔之遺經。
    一旦起作郡,卓然為群黎之怙恃,列牧之儀刑。

    491 《贈畫士林堯卿》 宋·游彥舉

    古稱名畫顧丹青,遺跡遠紹難其人。
    邇來忽覩林堯卿,繪像工無殊絕倫。
    解后俾爾寫吾形,妙處一筆奪天真。
    始知人杰間世生,何代無才充選掄。
    待需飛詔來楓宸,凌煙特命書勛臣。
    此時此意倍精神,寧復踆踆走路塵。

    492 《重修朝宗門樓集句呈王宰》 宋·余壹

    茲城實佳麗,上與浮云齊。
    加望川之陰,津途去不迷。
    一旦起樓高百尺,城高跨樓滿金碧。
    朱門峨臨九衢,一片彩霞迎曉日。

    493 《跋山谷書范滂傳帖》 宋·俞疇

    貂珰群雛擅天綱,手驅名流入鉤黨。
    屯云蔽日日光無,卯金神器春冰上。
    汝南節士居危邦,志劃蕭艾扶蘭芳。
    致君生不逮堯舜,死合夷齊俱首陽。

    494 《題白帝廟詩并序》 宋·元勛

    楚山中到三峽開,長江浩浩從西來。
    奫淪巨浸吞萬派,淫預杰立高崔嵬。
    鯨波回薄山角,征鼙摻疊鳴春雷。
    蹴石巖壁勢益狠,怒濤駭浪爭鳴豗。

    495 《漂泊岳陽泛舟洞庭晚君山與丁聯句》 宋·張中行

    元氣無根株,地脈有斷絕。
    日月互吞吐,云霧自生滅。
    楚妃結幽想,巴客答清吷。
    寧知莽蒼中,不假巨鰲力。

    496 《絜矩書院示學子》 宋·章粲

    四時配四德,元亨利與貞。
    天德元最重,方春木主生。
    夏火物暢茂,是為德之亨。
    金利秋向實,水貞冬日成。

    497 《送梵才大師歸天臺》 宋·趙概

    建剎存真意,崇臺表大因。
    中藏般若偈,外護赤城神。
    花雨長霏晝,松風自掃塵。
    媿心同范寧,蓮社阻相新。

    498 《春和郭使君游光福寺云閒閣二十韻》 宋·趙公碩

    南龕幾百年,古木闞云掩。
    崖傾千仞垂,路縣一線險。
    飛秈{沈氵換犭}喜曾巔,羸驂怯虛塹。
    楓葉紅斕斑,松□翠搖飐。

    499 《訪張宣公書院》 宋·趙汝譡

    神龍翔慶霄,威鳳乘陽暉。
    德隆昌運合,教薄英才衰。
    圣武起主功,哲儒植邦基。
    溫純州殿講,深切玉璪規。

    500 《送李鶴田東游后還鄉》 宋·趙希桐

    劍倚梅花鶴夢醒,東游吟骨帶秋清。
    臺山路杳神仙跡,楚國書來母子情。
    半榻煙霞應有約,一筇風雪且兼程。
    丁寧及早催行李,莫待西湖草色平。

    * 關于寧神的詩詞 描寫寧神的詩詞 帶有寧神的詩詞 包含寧神的古詩詞(988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