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寧渠的詩詞(242首)

    141 《題蘇慶嗣睡樂軒》 宋·馮時行

    六鑿森劍戟,一枕寄華胥。
    睡覺既殊轍,睡兮真樂歟。
    達人蘊大觀,方寸包太虛。
    憂樂兩不知,寤寐常如如。

    142 《和叔夏水仙時見於宣卿坐上叔夏折一枝以歸八》 宋·胡寅

    梅后寧知花便無,不從香草寄相如。
    為君表出風流冠,只有春蘭僅比渠。

    143 《和彥沖》 宋·胡寅

    七載飛電邁,百慮秋水澄。
    獨余故鄉念,居然常兢兢。
    同是幔亭仙,乘風釣湘蒸。
    魚寄水千里,歷傳云萬層。

    144 《喜晴》 宋·吳芾

    我家世業本農夫,力作耕田供百需。
    食無魚兮出無車,但守桑梓依枌榆。
    中更兵火田園蕪,骨肉奔迸幾為奴。
    饑腸雷轉寒侵膚,中夜窮鬼常揶揄。

    145 《陳彥博擢第后歸拜先墓作此送之》 宋·李流謙

    霜風著林不停吹,天涯有客衣征衣。
    問客今歸有何得,一株老桂和根移。
    讀書作文四十載,浪走不啻萍在池。
    束書隨身乃封戶,睥睨一甑蒙蛛絲。

    146 《過彌牟有攜魚過者買而放之因志以詩》 宋·李流謙

    行役道荒戍,馬行何徐徐。
    市人捉筠籃,偃然數尾魚。
    始疑失清波,殘息憊不蘇。
    俄掉尾與鬐,示之尚可圖。

    147 《夜宿護國寺》 宋·李洪

    積雨長涂淖,禪房臥枕書。
    松風醒耳目,梅雨上衣裾。
    誤著謝公屐,寧宜仲舉輿。
    前出聊細數,何事擁犀渠。

    148 《和楊公維二首》 宋·廖行之

    子云家無儋石儲,日有載酒過門閭。
    道豐澤衍今甫大,天理報施寧欺予。
    我慚投李得珍貺,俗眼快翫真璠玙。
    何當急走問奇字,報語姑以先勤渠。

    149 《代賀蘇鹽生朝》 宋·廖行之

    斗杓酒攜井絡墟,月蓂四莢隨盈除。
    絪緼和氣掬宇宙,蔥郁瑞靄充門閭。
    門閭自是相家舊,許國勛閥今渠渠。
    公侯骨相奇表在,佛祖心諦群疑祛。

    150 《和苦熱喜雨》 宋·廖行之

    吾聞和陰陽,古人喻調鼎。
    四時有節適,萬類自紓窘。
    神哉洪鈞播,妙自元氣涬。
    寒暑遞推遷,日月互光炯。

    151 《和劉寺簿韻就述丐祠意》 宋·廖行之

    衡湘風物佳,微產亦豐美。
    清腴足秔稻,雋永到梨柿。
    一飽自有余,此樂渠有涘。
    況逢使君賢,公余多燕喜。

    152 《和游子嘆》 宋·廖行之

    前年春種方萌蘗,我喜群來屐幾折。
    今年湖田農正忙,君從伯氏聽漁榔。
    平生四海饒足力,到處哦詩不虛日。
    高懷一笑無心壇,暮秣燕冀朝吳餐。
    從渠小知但莽蒼,羈馽維絡游龍顙。
    男兒遇合自有秋,此志寧為溫飽休。

    153 《寄題李筠叟主簿所居竹齋》 宋·廖行之

    寄傲寧須門柳,哦詩不必庭松。
    伴我虛心直節,領渠明月清風。

    154 《久不得廣文俞同年書頗聞病瘧小詩往問訊》 宋·虞儔

    問訊俞夫子,兼旬不寄書。
    官居還獨冷,體力復何如。
    藥石寧須爾,炎涼一任渠。
    詩能驅瘧鬼,下筆莫躊躕。

    155 《宿祠山報恩寺枕上聞杜鵑有感》 宋·虞儔

    此去家山僅兩程,不煩鳥語苦丁寧。
    煙花三月忙中過,風雨連宵構里聽。
    問雁呼卿情大薄,聞雞起舞意還醒。
    年來縱跡渾無定,渠亦相憐水上萍。

    156 《謝周睎顏寄惠新芽》 宋·虞儔

    摘鮮分送細茸茸,知在春山第幾重。
    包裹雅宜青箬篰,寵珍寧羨赤囊封。
    {左石右靡}驚雪落巖前石,烹訝風生澗底松。
    堆案文書吾欲睡,賴渠喚醒小從容。

    157 《王簿不憚暑途親扣石金祈雨蓋有志乎民者也以》 宋·虞儔

    饑饉憂渠欲扆臻,大田不雨已生塵。
    何人有力能鞭石,老令無能漫積薪。
    諸佛未嘗違眾愿,上蒼寧不憫斯民。
    誠煩仇覽登山履,為扣巖前彼上人。

    158 《詠梅六首》 宋·趙蕃

    老眼從昏翳,高情未脫遺。
    雖云謝能賦,政爾動相思。
    彼自無妍鄙,渠寧可磷緇。
    猶須藉名勝,相與厚襟期。

    159 《寄周文顯二首》 宋·趙蕃

    白雪郢中少,青蠅楚國多。
    知音自古爾,讒口奈渠何。
    皎皎寧遭污,冥冥豈畏羅。
    秋風下庭葉,乃見貫時柯。

    160 《題劉炳先兄弟怡齋》 宋·趙蕃

    晦庵貽我書滿紙,為說君家好兄弟。
    人言是公輕許可,我謂親仁乃渠事。
    客游偶爾過君廬,中有誠齋膀怡字。
    斯人許可蓋不輕,何事齋名契于季。

    * 關于寧渠的詩詞 描寫寧渠的詩詞 帶有寧渠的詩詞 包含寧渠的古詩詞(242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