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兩岸柳,逢春正依依。扁舟轉河曲,風光隨處宜。彈指歲云何,秋風橘柚垂。折腰得斗粟,未救臣朔饑。
山藏佳處竹藏廬,見說離家百里余。已矣空求真學士,傷哉閒殺老尚書。后生自恨登門晚,壯歲寧忘跪履初。悵望九京那可作,此心徒切慕相如。
詞源誰可障東之,今代謫仙仍有詩。戲調猶能出平澹,意加每輒造瑰奇。白頭不用論新貴,黃卷惟應保素知。我恨從公十年晚,公寧于我亦深期。
諸老遺書在,情親獨考亭。學卑時俗陋,文起眾人醒。壯筆扛周鼎,危言聳漢庭。群公俱避易,吾道未凋零。
繁筆泉石兩成癡,早學東家晚學西。章甫峨峨寧汝誤,如今翻恨十年遲。
白發不堪鏡,殘骸寧久生。已是夢中事,那知身后名。古今黃花節,增重由淵明。后來杜與蘇,感慨皆同聲。
重來閒曳杖藜行,白帽依前似管寧。風雨只如當日恨,江山不改故時青。天寒未夕窗先暝,霜晚無聲葉自零。詩罷時為洛生詠,醉吟聊使故人聽。
我懷陶元亮,早棄彭澤令。寧甘柴桑餓,不受宋人聘。晚詩題甲子,繞著義熙正。得書晉徵士,千載論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