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學道歲的詩詞(435首)

    61 《郊居歲暮因書所懷》 唐·權德輿

    養拙方去喧,深居絕人事。
    返耕忘帝力,樂道疏代累。
    翛然衡茅下,便有江海意。
    寧知肉食尊,自覺儒衣貴。

    62 《正月十八日蔡州道上遇雪子由韻二首》 宋·蘇軾

    蘭菊有生意,微陽回寸根。
    方憂集暮雪,復喜迎朝暾。
    憶我故居室,浮光動南軒。
    松竹半傾瀉,未數葵與萱。

    63 《除夜》 宋·蘇轍

    年更六十七,旬滿三百六。
    俯仰定何為,萬事如轉轂。
    禪心澹不起,非人自歌哭。
    蕓蕓初莫御,勢盡行將復。
    學道道可成,無心心每足。
    守歲聽兒曹,自笑未免俗。

    64 《答文與可以六言詩相示因道濟南事作十首》 宋·蘇轍

    遠游既為東魯,遷居又愛南山。
    齒發自知將老,心懷且欲偷安。
    舜井溢流陌上,歷山近在城頭。
    羈旅三年忘去,故園何日歸休。

    65 《贈司空張公安道挽詞三首》 宋·蘇轍

    孤高出世學,豪邁謫仙人。
    早歲猶和俗,中年自識真。
    定余時發照,塵盡四無鄰。
    聞道騎箕尾,還應事玉宸。

    66 《送張公安道南都留臺》 宋·蘇轍

    識公歲已深,従公非一日。
    仰公如重云,庇我貧賤跡。
    公歸無留意,我處念平昔。
    少年喜文字,東行始觀國。

    67 《寄內》 宋·蘇轍

    與君少年初相識,君年十五我十七。
    上事姑章旁兄弟,君雖少年少過失。
    昏晨定省歲月短,五十還朝定何益。
    憂深責重樂無幾,失足一墜南海北。

    68 《湖南參議宋與道奉道奉祠歸崇安里中賦此以別》 宋·張栻

    憶昔歲丙寅,束書從吾翁。
    驅車服嶺南,弭節湟江東。
    湟江地僻左,窮年少過從。
    邂逅傾蓋友,一笑蠻煙空。

    69 《黃潭道中十一月暫往武陵營救拍兄之急》 宋·項安世

    籃輿欲上下堪羞,古陌初窮未是愁。
    客子天寒依道路,書生歲晚學伊優。
    煙中綠樹時招手,風里黃蘆只點頭。
    短日鮮鮮還有意,為人朝暮暖駝裘。

    70 《送東萊王學士無競》 唐·陳子昂

    寶劍千金買,平生未許人。
    懷君萬里別,持贈結交親。
    孤松宜晚歲,眾木愛芳春。
    已矣將何道,無令白首新。

    71 《元日喜聞大禮寄上翰林四學士中書六舍人二十韻》 唐·竇牟

    有事郊壇畢,無私日月臨。
    歲華春更早,天瑞雪猶深。
    玉輦回時令,金門降德音。
    翰飛鴛別侶,叢植桂為林。

    72 《送宮人入道歸山》 唐·于鵠

    十歲吹簫入漢宮,看修水殿種芙蓉。
    自傷白發辭金屋,許著黃衣向玉峰。
    解語老猿開曉戶,學飛雛鶴落高松。
    定知別后宮中伴,應聽緱山半夜鐘。

    73 《送宮人入道歸山》 唐·于鵠

    十歲吹簫入漢宮,看修水殿種芙蓉。
    自傷白發辭金屋,許著黃衣向玉峰。
    解語老猿開曉戶,學飛雛鶴落高松。
    定知別后宮中伴,應聽緱山半夜鐘。

    74 《秋日遣懷十六韻寄道侶》 唐·陸龜蒙

    盡日臨風坐,雄詞妙略兼。
    共知時世薄,寧恨歲華淹。
    且把靈方試,休憑吉夢占。
    夜然燒汞火,朝煉洗金鹽。

    75 《憶江南》 唐·呂巖

    淮南法,秋石最堪夸。
    位應乾坤白露節,象移寅卯紫河車。
    子午結朝霞。

    76 《臨江仙(紹興庚申,老妻生日·幼女靈照生于是歲·女子亦有弄璋之喜)》 宋·向子諲

    新月低垂簾額,小梅半出檐牙。
    高堂開燕靜無嘩。
    麟孫鳳女,學語正咿啞。
    寶鼎剩熏沈水,瓊彝爛醉流霞。
    薌林同老此生涯。
    一川風露,總道是仙家。

    77 《蝶戀花》 宋·張元干

    窗暗窗明昏又曉。
    百歲光陰,老去難重少。
    四十歸來猶賴早。
    浮名浮利都經了。
    時把青銅閑自照。
    華發蒼顏,一任傍人笑。
    不會參禪并學道。
    但知心下無煩惱。

    78 《水調歌頭(送蔣成父公順)》 宋·魏了翁

    風雪錮遷客,閉戶緊蒙頭。
    一聲門外剝啄,客有從予游。
    直自離騷國里,行到林閭鶴山人,子云師屋畔,萬里入雙眸。
    世態隨炎去,此意澹于秋。

    79 《水調歌頭(送蔣成父公順)》 宋·魏了翁

    風雪錮遷客,閉戶緊蒙頭。
    一聲門外剝啄,客有從予游。
    直自離騷國里,行到林閭鶴山人,子云師屋畔,萬里入雙眸。
    世態隨炎去,此意澹于秋。

    端午節懷人抒懷愛國

    80 《滿江紅》 宋·張輯

    落葉自語,大書此句于碧崖丹壑間,以堅歸盟。
    醉發吹涼,但拂劍、狂歌而已。
    倩誰問、九霄黃鶴,更曾來未。
    玉女窗深松晝靜,研朱重點參同契。

    * 關于學道歲的詩詞 描寫學道歲的詩詞 帶有學道歲的詩詞 包含學道歲的古詩詞(435首)
    chengrenyoux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