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室尊儒未得真,只求學藝不知人。君王幸已疑王氏,苦把春秋助賊臣。
里閈相從秋復春,矜憐幾類黨頻頻。摛詞已識言浮物,學藝兼知義入神。縱使聲名高世俗,直須慈惠及生人。吾家自有青氈在,豈羨林宗墊角巾。
國子先生晨入太學,招諸生立館下,誨之曰:“業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毀于隨。方今圣賢相逢,治具畢張。拔去兇邪,登崇畯良。占小善者率以錄,名一藝者無不庸。
古文觀止勸學抒懷懷才不遇
藝祖與王地,諸侯布教宮。冠纓臨曉集,文雅與時隆。泮水差差綠,春沂習習風。袍輝了衿動,旗映講紗紅。
廓落襟懷德藝優,身名曾不問沈浮。當年冊府曾同命,早歲文場每并游。寂寂舊廬東觀曉,翩翩歸旐北邙秋。都城猶記樽前別,精爽今隨逝水流。
十八學士誰比方,爭如瑚璉登明堂。立本丹青褚亮贊,至今遺事猶焜煌。有隋之季天壤坼,英雄草昧皆侯王。真人揮霍靜區宇,遂偃干戈興文章。
十八學士瀛洲仙,文彩照世皆貂蟬。廟堂論道豁胸臆,作藩開辟神堯天。烈烈房與杜,樹業光聯翩。雅愛虞永興,健筆鐵可穿。
野性好書畫,無力能自致。每遇高趣人,常許出以視。邵侯多奇玩,留我特開笥。首觀阮與杜,驢上瞑目醉。
自古名家豈偶然,雖游于藝必精專。經生各守單傳舊,國弈常爭一著先。馬老于行知向導,鵠騰而上睹方圓。殷勤寄語同袍者,努力磨教鐵硯穿。
紫垣之東藩,群宇合四翼。天家積圖只,編簡何萬億。介之才藝選,此地典文墨。縱橫四部內,騁驟千古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