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td>
<bdo id="4wawa"></bdo>
  • <li id="4wawa"><option id="4wawa"></option></li>
  • 關于學燈的詩詞(502首)

    61 《次韻學士兄偶成》 宋·李彌遜

    炎涼豈天意,四序自乘除。
    畏暑漸退舍,雄風時引裾。
    據鞍慚類馬,下榻喜迎徐。
    吏退青燈里,猶能辨蠹魚。

    62 《太學秋試封彌夜深獨坐懷考試諸友》 宋·虞儔

    衡鑒高懸已自公,修嚴官禁不通風。
    樊墻便有河山隔,夢寐猶疑笑語同。
    離索暫應疎酒盞,往來爭敢遞詩筒。
    燈花預報楊園約,端的釵頭綴玉蟲。

    63 《簡朱子大學士二首》 宋·蘇泂

    人間三十六,曾未識朱園。
    一昨袁絲飲,通宵謝屐痕。
    廚燈猶琢句,山雨未移樽。
    子大真吾敬,心期重款門。

    64 《齋宿學宮》 宋·方岳

    竹外一燈青,殘書伴古廳。
    葉乾聞雨急,山近覺嵐腥。
    多病身為累,無心夢亦靈。
    明朝有癡事,須到采芹亭

    65 《次韻徐宰齋宿學宮》 宋·方岳

    孔堂雨宿盍儒簪,自與諸儒守誨箴。
    白發一經流俗眼,青山千古圣賢心。
    夜窗燈冷書如堵,春草壇荒杏滿林。
    想得夢回科斗壁,隱然絲竹尚遺音。

    66 《送子用弟游學番易》 宋·方岳

    頓覺溪流滑,番湖草欲春。
    船輕攜硯易,家近寄書頻。
    山雨同離別,寒窗自寵珍。
    但於燈火夜,報子倚門親。

    67 《題葉石軒學僧寮》 宋·胡仲弓

    靜坐求心印,傳經續祖燈。
    因吟呈佛句,方悟在家僧。
    蕓葉熏檐蔔,枝辭剪葛藤。
    自從罵師后,無放可參承。

    68 《上元觀燈》 宋·胡仲弓

    月掛墻頭楊柳枝,繁燈爛漫玉琉璃。
    綺羅盡學宮妝樣,歌舞休傳外國詞。
    滿路競看花灼灼,故京誰念黍離離。
    他年同侍傳柑宴,記取樓前擲果時。

    69 《奉和武功學士舍人紀贈文懿大師凈公》 唐·徐鉉

    文似春華鋪曉陌,思如泉涌注長江。
    詩情道性知無夢,頻見殘燈照曙窗。

    70 《次韻衡山徐監酒同考府學試八首》 宋·項安世

    燭灺燈枯夜漏殘,眼眵腰白吻聲乾。
    上床一覺江南夢,放艇高歌七里灘。

    71 《己亥中元陪祀山陵道中奉和楊學士先生韻(四》 明·李東陽

    夜深燈火下齋宮,路轉西巖卻向東。
    四塞河山今古在,諸陵云霧往來同。
    煙叢簇簇溪藤暗,秋葉蕭蕭嶺樹紅。
    獨愧兩都詞賦手,玉堂椽筆待名公。
    ¤

    72 《遣百朋赴太學補試》 宋·孔武仲

    冉冉浪相逐,江湖今十年。
    念使從遠學,家貧乏鞍韉。
    一官來京都,環堵當西阡。
    學省咫尺近,彷佛聞誦弦。

    73 《勸學》 宋·陳普

    七閩四海東南曲,自有天地惟篁竹。
    無諸曾擁漢入秦,歸來依舊蠻夷俗。
    未央長樂不詩書,何怪天涯構板屋。
    人民稀少禽獸多,云盤霧結成烜燠。

    74 《夏夜露坐偶書且勉同學子》 宋·陳文蔚

    人生邂后如岐路,南北東西忽離聚。
    淵明本賦歸去來,保社乃今隨所寓。
    讀書不雜囂塵聲,好在園林最幽處。
    朱橋跨出林陰外,一水繞庭將綠護。

    75 《學詩吟十首》 宋·方回

    我寓侍郎橋,夜枕聞五德。
    四更即不眠,東望逆曙色。
    南睨三芭閣,千燈破暗黑。
    百八仙林鐘,鼉龍吼其北。
    繄此倚闌人,四海誰我識。
    未能朱晦翁,鄉邦續道脈。

    76 《次前韻謝袁提學及其弟府判二首》 宋·方回

    公家賢伯仲,似是晉機云。
    黃卷丁年共,青燈午夜分。
    望風初魄動,飲德更心醺。
    自合登臺省,官猶類廣文。

    77 《送方仲和信州學正二首》 宋·方回

    科第官資異昔年,束書聊憩玉山前。
    師生講暇皋比地,兄弟吟高雁字天。
    虛谷宗生雙鬢禿,秋崖家學一燈傳。
    向來晦靜相逢處,諸老猶應有斷編。

    78 《送方復大宣城學錄》 宋·方回

    莆田鄣郡本同宗,更著深衣臭味同。
    禿筆有天猶易補,孤燈無地可能容。
    不趨宰相翹材館,寧糾諸侯泮水宮。
    十載鳳池科尚在,已應一舉首登龍。

    79 《同年常簿吳次翁子萬之萬子子直卿將為分水學》 宋·方回

    一點書燈傳不絕,王侯卿相復何加。
    追惟大父同科第,喜見聞孫紹世家。
    奧頤蚤能探理窟,芳妍孰敢競詞華。
    勿方小邑青衿少,要使人人讀五車。

    80 《寄仇仁近白廷玉張仲實京口當涂江陰三學正兼》 宋·方回

    同時糾正諸侯學,鐺腳相鄰總鉅邦。
    足可養廉三斛米,未妨溫故一燈窗。
    有人北面求宗旨,無事東流送大江。
    向道紫陽山色好,何為不肯溯溪瀧。

    * 關于學燈的詩詞 描寫學燈的詩詞 帶有學燈的詩詞 包含學燈的古詩詞(502首)
    chengrenyouxi